生理+環境=性格

我的一個好朋友第一次見到我時,是在一個人很多,環境很嘈雜的場合。據他所說,人群中一眼就看到我了,很想認識我,於是當場就走過來問我的名字。我後來問他,我身上哪點吸引到你了,那天有那麼多人。他說,應該是你的氣質,跟周圍的人都不一樣,感覺有個罩把你罩住了,外界不管怎樣變,你還是那樣。我說,你講的也太誇張了,我只是不喜歡說話而已。

後來也有人給過我評價,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位同學說我很“特別”,我問他是怎樣的“特別”,他說不出來,就是感覺。很“特別”,這是收到的最有意思的一個評價了。

不愛說話的性格,一度困擾著我,尤其是生活中接觸到的許多人都比我活潑開朗,令我懷疑自己是不是哪裡不對。其實不是,西爾維亞·洛肯寫的《性格拼圖:如何拓展自己的舒適圈》這本書,給了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自己的獨特視角。

西爾維亞在《性格拼圖》這本書中指出,每個人的性格中都有內向和外向的成分,只是大部分人會更傾向於某一端,絕大部分人是“混合型性格”,剛好處在中間。

生理+環境=性格


一、影響性格的三個因素

1、生物遺傳

這個因素是我們的出廠設置,一出生就帶有的屬性,很難去做什麼改變。有研究顯示,即便是四個月大的嬰兒,也已經能夠表現出不同的性格傾向。

2、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和生理結構相互作用——我們影響著環境,環境也改變著我們大腦的結構和物質代謝。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生理因素和社會環境的雙重影響下,塑造出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性格。一個人對環境的對待是一種習慣,不會輕易就改變。同理,環境也在塑造這我們,不然怎麼會有孟母三遷呢,說明環境對人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3、個人意識的探尋

這是影響性格最重要的因素。生理因素和社會環境是我們無法去做些什麼改變的,但個人的選擇是自己能夠決定的。

前幾天在嘗試著把讀書筆記做成書籤,發了微頭條,有位路過的網友在評論區提了個問題,他說,一個優等生如果來到差班,也會影響他成為爛仔嗎?以我淺薄的知識,我認為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這個人自己。

有句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後來又演變成,是金子在哪裡都能發光。優秀的人在哪裡都優秀,除非他自己放棄變得更優秀。

生理+環境=性格


二、自我意識的探尋

性格就像一條多車道的公路。我們行駛在這條道路上,自我意識探尋就是我們打開轉向燈選擇車道的能力。

要想知道自己生活的意義在哪,最重要的是找準自己的定位。

1、利用自己的優勢

榮格認為,內向性格者的精神能量流向內部,外向性格者則流向外部。

我們的人生要往哪個方向走,自己的理想是什麼,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去達成目標,為了達成目標必須去做哪些事,這些都能自己決定。

內向者相對來說更敏感,更需要給自己留出一些安靜的空間,以此來充電獲取能量,因而內向者更多的會向內探索。

外向者不如內向的人那麼敏感,這類人更善於處理感官的刺激。不難發現,團體中善於調節氣氛的大多是外向者,他們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用自己的情緒去感染周圍的人。

2、接受任務中與自己性格相背離的方面

偶爾我們也有一些自己並不擅長,但不得不去做的事。書中指出,內向者和外向者都可以先採取與自己性格相反的行為,從不熟悉,但對自己重要的事情開始做起,然後再回到讓自己舒適的區域裡面獲取能量。

生理+環境=性格


三、求同存異

不要試圖讓每個人都像你一樣。一個你已然足夠。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

這世界因為生物的多樣性而豐富多彩,我們不能以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對於別人的建議,覺得對自己有用的可以採用,覺得不想採納的可以表達感謝,委婉拒絕。如果強迫自己去迎合別人,持續的遠離舒適區域的生活,反而會令人疲憊,甚至引發疾病。


生理+環境=性格


如果你還在苦惱於自己的性格不夠完美,那麼《性格拼圖》這本書會給你一個全新的視角來認識自己,通過自己的能力,去選擇對自己有意義的、重要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