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內地華語樂壇,為什麼出不了一些傳唱度?如:港臺的流行歌

內地的流行音樂是從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後才逐漸開始發展的,並且一開始就是翻唱和模仿。嚴格來說直到現在我們的整個流行音樂產業,都還處於模仿階段,屬於我們自己的流行音樂標記直到這幾年才逐漸顯現出來。和港臺的華語流行音樂存在影響力上的距離這很正常,當然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但這就不方便說了,如果你是行內人,琢磨琢磨就明白了。

當今內地華語樂壇,為什麼出不了一些傳唱度?如:港臺的流行歌

2000年以前國內經濟還沒發展到現在的程度,我們很大程度是受西方的影響,然而像香港臺灣他們接觸西方經濟,運作包裝能力強且成熟。而且說實話那時候港臺的製作唱片公司都很有錢,從宣發到運作都不是內可以比的。

當今內地華語樂壇,為什麼出不了一些傳唱度?如:港臺的流行歌

但是從08年後情況發生了改變,新媒體的崛起網絡的發展使得以前那些港臺公司受到衝擊,而且內地觀眾的口味也變了,不再一味的覺得港臺歐美的明星比我們的洋氣。我們的經濟好了,別人開始迎合我們的口味和審美了。我覺得這也很正常的事情,沒必要覺得我們內地的音樂人就不如港臺的。

當今內地華語樂壇,為什麼出不了一些傳唱度?如:港臺的流行歌

在內地,搞音樂體育藝術之類的都是旁門左道,讀書成績不好的人才去搞。港臺的歌手是產業化、工業化包裝出來的,像王力宏、周杰倫、林俊杰這樣歌手本身音樂素質也非常高,從小學音樂出身,能寫能唱,傳唱作品很多。內地的歌手就像是小作坊包裝出來,還沒有達到工業化程度,傳唱作品普遍不多,有的甚至幾十年就那麼一兩首歌養活自己一輩子。

當今內地華語樂壇,為什麼出不了一些傳唱度?如:港臺的流行歌

港臺還是以前的歌手在內地有影響力,新生代歌手已經不行了。最近這些年內地年輕一代娛樂明星層出不窮,以後的娛樂圈中心肯定在內地。娛樂明星其實都是商業化包裝,全靠錢捧。大中華圈的經濟重心到了內地,很多東西也都會以內地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