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歲月,致敬幕後人 —走進一位援朝老人的心路歷程

每年在國慶節期間,懷仁人大多願意選擇在國慶這個舉國同慶的節日辦喜宴,寓意雙喜臨門。而我應邀朋友之約參與一場喜宴的跟拍,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徐章老人,第一次近距離的接觸到一位革命老前輩。

致敬歲月,致敬幕後人                —走進一位援朝老人的心路歷程


那天是老人孫子的娶親之日,老人思維健碩,樂觀開朗,身著黑色大衣,灰色休閒褲,頭戴鴨舌帽,很時髦,有種曾經上海灘的感覺,腳穿黑灰色運動鞋,精神矍鑠,像極了都市生活中年輕人的裝扮,不去探問,通過外貌是無法預知老人的真實年齡。

致敬歲月,致敬幕後人                —走進一位援朝老人的心路歷程

進門之後,客廳是東西朝向的一個長廊,屋子裝飾的很喜慶,紅色為主色調,拉花、喜字、對聯貼滿整個屋子,因為在中國人眼裡,紅色是喜慶祥和的代表。年輕人都在忙碌地準備著娶親各項事情,老人也不閒著,穿梭於年輕人中,偶爾會發表自己的一些觀點“點評”大家,儘管有時候無人理睬,但是老人依舊是樂呵呵的,看的出來老人四世同堂的喜樂以及對於五世同堂的渴望。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掛在老人臥室裡的那枚胸章,五星和鐮刀是榮譽的象徵,那一抹紅色和房間裝飾的紅色交相輝映,那是老人最珍視的東西。經詢問得知,那是一枚來自中央軍委的胸章,是經歷了命運跟時代的變遷之後,歲月給予老人最好的饋贈。它記載著老人一生的榮耀,也見證了老人畢生的心血。而我與老人的緣分也是從那枚胸章開始,我輕輕摘下胸章,掛在老人的胸前,行注目禮,滿眼欽佩,希望在經歷了歲月的風霜雨雪之後,老人可以一直健康長壽。

致敬歲月,致敬幕後人                —走進一位援朝老人的心路歷程


記者:您老今年多大年紀了?

徐老:我九十一了。

記者:您看起來更像70歲,您是怎麼保養的這麼好?

徐老:我心態好,睡眠好,從來不生氣,孩子們對我也很好,飲食也比較規律,所以身體就一直好,還有就是經常要鍛鍊的。我每天晚上八點多就休息了,早晨不到六點起床,一般會去三中那邊或者二道坡溜達,有時候會坐公交車去薄利超市。

記者:平時都是您自己去採購生活用品嗎?

徐老:大多數情況都是孩子們買,有時候孩子們忙我也給買點雞蛋、蔬菜。有時候有其他孩子來的時候我會早早的去農貿市場買些排骨,我這幾個孩子、孫子和外孫都愛吃排骨。(老人笑呵呵的,眼裡充滿了愛意和對孩子們的惦念)

記者:平時孩子們多久來看你一次,或者說孩子們多久會聚一次?

徐老:我有五個孩子,我現在和大兒子一起住,等孫子結婚了,我就搬到二兒子家去了。大女兒在應縣,二女兒在深圳,三女兒在村裡做生意,應該屬她最忙。現在他們走的遠了,只有在家族裡辦宴席的時候才會都回來一次。外孫們都很有出息,都在外地工作,個個都是“萬元戶”(老人的寓意是月收入過萬),每年逢時過節都會給我錢。(老人自豪的笑了)

記者:您是怎麼做到把幾個孩子團結的這麼好?

徐老:我很小的時候就沒了母親,可以說是吃百家飯長大的,我兄弟四人,大哥和二哥很早就去世了,我唯一惦念的弟弟在2018年時候也去世了,以前我回到村裡經常去看他,後來他走後,我就沒了念想。到了我這個年紀,比別人更能深刻的體會到有至親在,有家人陪,是最幸福的事,畢竟家和才能萬事興。所以很多時候我會主動邀請我其他幾個孩子都來大兒子家裡聚聚,有時候也去三女兒家,他們家房子多,院子大。這樣子孩子們常在一起聚,感情就會越來越深,彼此也會惦記著對方。我兩個媳婦也好客熱情,女婿都也好,所以自然而然家庭就和睦了。

記者:看的出來您對目前的狀態很滿意,您會經常懷念那段軍旅歲月嗎?

徐老:那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光,刻骨銘心。至今我也還是喜歡看一些軍事方面的電視劇和書籍,彷彿就像自己又回到了年輕時候(老人順勢給我遞過來年輕時候穿軍裝的照片,英俊瀟灑,眉眼輪廓涇渭分明,清晰可見,看得出是一名素質極佳的軍人),不管過去發生了什麼,我還是感謝我現在良好的身體素質都是在那個時候練就的。

記者:看得出來您很樂觀,您是怎麼做到的?

徐老:我心態一直很好,基本不生氣,我就想彆氣壞身體又沒有人管你還給孩子們遭罪,我還常開導我那些外孫女們,孩子們,夫妻之間儘量不要吵架傷和氣,凡事多商量,儘量忍耐些,別發脾氣。他們都叫我老頑童。而且我現在眼睛也不花,耳朵也不聾,外孫帶我去深圳檢查身體,人家大夫都說我能活一百歲呢,託外孫的福,我去年還去廣西南寧,深圳和惠州轉了一圈呢,南方的環境就是好。

記者:家裡面的孩子都挺優秀,您一定很自豪,您覺得和您這位大家長有關係嗎?

徐老:孩子們自己也都很努力,基本都是大學畢業,有的是研究生畢業,沒讀書的很少,但是自己做生意也做的很好,基本都是衣食無憂了,他們忙,我平時就是多問一下他們,看看天氣變化、新聞了,有時候也會關心一下他們誰該談戀愛了,誰該生小孩,有時候他們會嫌棄我煩,但是我還是想問問,哈哈。

記者:今天是孫子的大喜日子,您想對他說些什麼,或者說想對您其他的晚輩說些什麼?

徐老:希望他們百年好合,早生貴子。希望我其他的孫子,外孫們越過越好,事業步步高昇。

記者:您這枚紀念章是對您榮譽的肯定和象徵,對此您怎麼看?

徐老:感謝國家和黨還記得我們這些退居在幕後的人,我會好好珍藏的,這應該是我九十一歲最好的禮物。

記者:今年是抗美援朝70週年紀念日,您有什麼心裡話想說嗎?

徐老:今年我又收到了一枚紀念章,我很懷念那段時光,不僅增強了我的愛國情懷,也磨鍊了我的意志和品格,感謝政府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還記得我們這些曾經保家衛國的軍人。我會告訴我的兒孫後代們好好珍藏這份榮譽,緬懷先烈,銘記歷史,不忘過去。

記者:感謝您辛苦耐心的解說,真誠的希望您能夠身體康健,永遠開心樂觀,祝福您!

致敬歲月,致敬幕後人                —走進一位援朝老人的心路歷程


徐老很仔細的在回答我的每一個問題,沒有預演,也沒有彩排,雖不能很完全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吐字清晰,邏輯縝密,看不出疲憊和不耐煩,這就是曾為共和國浴血奮戰的軍人的品質。

致敬歲月,致敬幕後人                —走進一位援朝老人的心路歷程


也許有人會佩服那些妙筆生花寫文字的人,給我們留下了一部部曠世傳奇之作,也把光和熱留給了這

個世界。而那些用生命譜寫歷史,記載偉大歷史時刻的人,才應該被永久的標註在

時光日曆中,因為他們在時刻提醒我們,勿忘歷史,才能不斷汲取經驗,勇敢前行,行至更遠。

(記者郝建功 一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