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達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獲得最後的勝利:實至名歸的希臘霸主

文:歷史保溫杯

位居於希臘南部半島的斯巴達,一直以來都是古希臘城邦的重要代表,強調奉行寡頭政治的斯巴達,在諸多城邦中脫穎而出,以嚴格的統治秩序聞名於古希臘,成為具有生命力的新興城邦。

斯巴達作為一個好戰的民族,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的表現實屬不凡,一度和自己的同盟邦聯實現稱霸希臘的偉業,雖然最後被底比斯所打敗,但其在伯羅奔尼撒當中的實力表現,似乎為這場持續二十七年的戰爭,提供著一些借鑑與啟發。有關於斯巴達的勝利,或是雅典的失敗,我們足夠堅信都並非偶然。

一、奉行寡頭政治的斯巴達,名副其實的強大城邦,構建奴隸專制政治作為基礎保障,成為霸主並非一日所及,皆是長期積蓄的沉澱之舉

早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之前,斯巴達就顯示出強勢的實力,寡頭政治之下,我們可以看到明確的社會等級劃分。從“斯巴達人”到“邊民”,以及“黑勞士”,奴隸主貴族專制的政治模式基本上就此固定下來,以國王、公民大會、長老會議和監察官構成的國家掌權機構相互形成制衡。

斯巴達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獲得最後的勝利:實至名歸的希臘霸主

飽受欺凌的“黑勞士”

這裡要注重提到的是,斯巴達擁有著分別來自於兩大家族的兩個國王,兩個過往同時負責國家的各項事宜。當發生戰爭時,其中一個國家繼續留在國內把握各項事務,而另一位國王則身先士卒帶領軍隊直面戰場風雲。

相比較雅典公民大會權力的不斷擴大,斯巴達的公民大會可能就顯得過於弱小了,一度受到長老會議的無情壓制。在斯巴達,長老會議一兼多職,不僅是權力機關還是高高在上的司法機關。長老會議中的參權成員,主要侷限於貴族中年長的高聲譽者,終身任職的他們擁有著較大的國事決定權。

相比於長老會議中的各位長老來說,國王的權力明顯受到了多層制約,首先就是來自於長老的制衡,其次就是從公民大會中選舉出來的監察官員,時刻監察著國王的不恰當行為。監察官員除了監察國王執行權力之外,還對斯巴達農奴希洛人進行嚴格的管理。

斯巴達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獲得最後的勝利:實至名歸的希臘霸主

希洛人慘遭屠殺

當時的希洛人類似於城邦之下的奴隸階層,斯巴達統治上的嚴苛,通過對希洛人的鎮壓,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斯巴達,奴隸幾乎沒有任何得人權,貴族統治階層為了更好滿足自己得私慾,甚至還建立了一套“克里普特製度”。

大肆隨意去屠殺希洛人,以達到殺雞儆猴色效果,向外界傳達出斯巴達殘酷的等級制度,進一步維護專制。斯巴達作為希臘風頭正盛的強大城邦之一,竭力達到權力的專制與集中。

斯巴達在這種政治模式的運轉之下,造就了這一城邦的好戰意識,國內在專制的操控下,井然有序的寓居希臘半島之上。內部建設的完善為之後軍事實力的擴充埋下了伏筆,似乎對於斯巴達而言,下一步的探索,將一直都會是如何成為真正的霸主,不管是在制海權還是在陸軍實力上。手握路權的斯巴達,開始進入到實力壯大階段。

二、來自波斯帝國的財富支援,加之傑出萊山德的正確指揮,為斯巴達海軍力量的升級蓄力,斯巴達海軍上的優勢上升

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斯巴達能夠贏得勝利的最關鍵原因在於,其強大的軍事能力。藉由著古希臘語中“斯巴達”名字的實際含義,即“可以耕種的平原”,預示著斯巴達頑強的生命力,斯巴達在軍事的潛力巨大。

斯巴達的統治階層高瞻遠矚,建立起了一套嚴密的軍事訓練制度,斯巴達男性公民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承擔起保衛國家的任務。長老會親自對剛出生的嬰兒進行挑選,選取精壯的嬰兒進行儲備式的撫養。

根據斯巴達健康男性公民一生的軌跡中可以得知,自七歲開始循序漸進式接受軍事訓練以來,到屠殺希洛人進行正式作戰前的練習,後來正式進步斯巴達的部隊之中,成為擴張戰場上的一員大將,成為斯巴達武力傳播上的基石。

斯巴達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獲得最後的勝利:實至名歸的希臘霸主

斯巴達的軍事訓練

斯巴達在陸路上的優勢自然是顯露無疑,要想獲得勝利,斯巴達在海軍上的優勢肯定不會太低。雖然雅典在海軍上的實力不容小視,但是海軍上的物資消耗較大,斯巴達較於雅典而言,在海軍上的優勢漸漸表現出來。

首先就是斯巴達與其同盟達成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雖然不像雅典一樣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作為支撐,但是斯巴達同盟掌握著當時希臘的主要木材來源渠道。波斯帝國為斯巴達提供了強大的財政支撐,因此斯巴達可以不斷去建造船隻來同雅典進行對抗。雅典即使擁有著先進的造船技術以及相關的人才儲備,但是卻苦於沒有足夠的木材資源來補充供給。

另一方面斯巴達前期由於沒有花費太多精力發展海軍,在海軍力量上的薄弱是很明顯的,為了盡力彌補薄弱的現象發生,積極選用具有豐富作戰經驗的萊山德,作為戰爭中的指揮官員。竭盡全力為斯巴達爭取足夠的財政支持,以求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隊伍。

斯巴達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獲得最後的勝利:實至名歸的希臘霸主

萊山德指揮海軍作戰

斯巴達海軍在經歷多次的實戰失敗後,開始漸漸找尋到正確的道路,諾提昂戰役中贏得了轉機。由原本只有十艘三列槳船的小部隊,轉變為可以與雅典海軍部隊相抗衡的精銳隊伍。傑出將領萊山德的出現,為斯巴達海軍注入了活水。

在萊山德的帶領下,越來越多如同萊山德一樣的

斯巴達公民,懷抱著報國的壯志,試圖通過加入海軍來實現個人的價值,直接來說就是試圖來提升自己在社會中的等級位置。不得不承認的是,像吉利浦斯、卡里克拉特斯這類的斯巴達公民,在當上海軍的指揮官之後,都順利完成了權力的過渡,獲得來自社會各階層的關注以及稱讚。

斯巴達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獲得最後的勝利:實至名歸的希臘霸主

諾提昂戰役中

就單獨這一點,就足夠讓海軍士氣大振,具體體現在羊河戰役中,斯巴達一改以往在海軍上的薄弱力量,光是三列槳戰船都擁有一百八十艘,其實力強悍一時。

三、黑勞士充沛的人力資源,為斯巴達的長期作戰提供信息與人力儲備,輕量等級上的明確界限,下放權力來為持久作戰做出回應式準備

伯羅奔尼撒戰爭並非是短時期的戰爭,而是一場實打實的持久性戰役,在這場戰爭中,來自於人力資源上的比拼從未停止過腳步。上文中有提到斯巴達有著一套明確的社會等級制度,其中位於等級之下的“黑勞士”階層,在這場戰爭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斯巴達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獲得最後的勝利:實至名歸的希臘霸主

激烈且持久的伯羅奔尼撒戰爭

黑勞士作為斯巴達征服戰略下被征服的土著居民,與斯巴達一般而言的奴隸有著明顯的差異。黑勞士的地區明顯高於斯巴達奴隸,雖然仍受到斯巴達人的制約以及奴役,但是享有著奴隸所不曾享受的私人財產權。

並且由於屬於外來的被征服者,有信奉原先宗教的權利,也可以在不違反斯巴達法律的基礎上開展一些宗教活動,來充實黑勞士內部的文化氛圍。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斯巴達為了緩解與黑勞士之間的僵硬關係,積極鼓勵黑勞士參與到戰爭中,來不斷補充軍隊的人員供給。

另外為了在短時期內擴充軍隊,斯巴達統治階層甚至開始向黑勞士下放一些公民身份,對於參與到戰爭中的黑勞士。允許他們和斯巴達的寡婦結成婚姻關係,藉由著這層婚姻關係,正式獲得斯巴達公民的身份。

儘管黑勞士相對於身處其他地區的奴隸,已經足夠幸運,但是能夠率先拜託農奴的身份,還是讓很多的黑勞士蜂擁而上,主動參與到戰爭當中去,斯巴達當時的統治者規定,對於自願參與到戰爭中的黑勞士,將給予他們自由,可以擺脫農奴的卑微身份,實現階層上的改變。

另外當黑勞士開始正式以大批量湧入軍隊中後,其實也為當時的軍隊帶來了福音。居住於拉科尼亞以及美塞尼亞地區的黑勞士,擁有著肥沃高產的土地資源,加上自身資深的農奴經驗,高產農作物伴隨著他們的加入,開始流通進入軍隊。每年上交給國家後,充滿智慧的黑勞士還能留下豐富的食物資源供自己使用。

一言以蔽之,斯巴達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上的勝利,並非運氣使然。一方面斯巴達這個民族就擁有著強烈的民族歸屬感,都誓死願意捍衛戰爭的勝利。其次就是能夠獲得來自大國經濟上的支持,優秀指揮家的出現使得戰爭的效果事半功倍,黑勞士們思想的不斷革新,主動參與到戰爭中,更是為持久戰提供了準備。

伯羅奔尼撒戰爭的最後,斯巴達宣告著最終的勝利,古希臘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役的結束,讓我們有幸見識到斯巴達這一強悍的民族。


參考歷史文獻:

《伯羅奔尼撒戰爭》

《希臘羅馬名人傳》

《荷馬史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