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去世後,留下孟小冬在香港,又沒有多少遺產,她如何謀生的

在眾多的梨園弟子中,有一位非常特別:她唱戲了無雌聲,但是一開口就驚豔四座,她和一般人不一樣,喜歡著厚底靴,還很喜歡掛髯口,她就是被稱為“梨園冬皇”的孟小冬,她是舞臺上的名角。但同時她也是一個苦命的女人,7歲那年她就離開了家,從此以後一直渴望找到一個可以讓自己依靠的港灣,但終究是逃脫不了做妾的命運。

杜月笙去世後,留下孟小冬在香港,又沒有多少遺產,她如何謀生的

年方二九之時,孟小冬遇到了梅蘭芳,從此便墜入了愛河,但是當時的梅蘭芳已經有了兩房妻室,他的二房福芝芳更是狠人,容不下孟小冬,她在這場男人爭奪戰中並沒有贏得勝利,弄得滿身是傷痕,對梅蘭芳說出了那句著名的:“我今後要麼不唱戲,再唱不會比你差,要麼不嫁人,再嫁人也不會比你差”。

不久後兩人就走向了陌路,但好在她還有滿身的才華,讓另外一個人為她傾心,他就是被稱為“上海皇帝”的杜月笙。

杜月笙去世後,留下孟小冬在香港,又沒有多少遺產,她如何謀生的

杜月笙本就喜歡京劇,對孟小冬更是情根深種,孟小冬和梅蘭芳鬧離婚的時候,他幫忙找律師討要分手費,孟小冬患病的時候,他花錢從北京請來醫生為其醫治,孟小冬想要拜師餘叔巖,他邊搭橋鋪路,漸漸的,他打開了孟小冬的心門。

1951年的初秋,杜月笙結束了他頗具傳奇色彩的一生,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他和孟小冬舉辦了婚禮,孟小冬才真正有了歸宿,但是很可惜,這個在黑道上叱吒風雲的土老闆,錢財並不多,除了各種欠條以外,他只有10萬美金的遺產,分給孟小冬的,也僅僅只有2萬美元而已。

杜月笙去世後,留下孟小冬在香港,又沒有多少遺產,她如何謀生的

雖然杜月笙在去世之前,囑咐過其他的姨太太要照顧好沒有孩子的孟小冬,但是樹倒猢猻散,他去世後大家很快各奔東西,沒有人管孟小冬了。在杜月笙去世以後,孟小冬為了表示對他的尊重,沒有再公開登臺演出過,她開始走到了幕後,為梨園事業培養接班人,她以嚴苛的條件,招收了幾個徒弟,當然也是要交學費的,在孟小冬的精心栽培下,這幾個孩子日後都有了不錯的成績。

杜月笙去世以後,孟小冬在香港居住了15年左右,某日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蘭邀請她去臺灣和自己作伴,姚玉蘭也是梨園弟子,和孟小冬之間的關係比較親近也是很正常的,孟小冬欣然前往。

杜月笙去世後,留下孟小冬在香港,又沒有多少遺產,她如何謀生的

在臺灣居住的那段時間,孟小冬非常怡然自得,但是名聲在外的她,還是被眾多的票友們所惦記,不少人紛紛懇求她再次上臺唱戲,但是都被她萬言拒絕了,她表示現在她的身份是杜月笙的五姨太,不能影響到杜月笙的名聲,此後的孟小冬一直隱居在臺灣,和姚玉蘭母女一起生活,幾個人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和諧的,姚玉蘭將孟小冬照顧的無微不至,有一些知名的票友常常去探望她,但是她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在過了70大壽後沒有多久,她便撒手人寰了。

杜月笙去世後,留下孟小冬在香港,又沒有多少遺產,她如何謀生的

孟小冬在杜月笙去世以後,活的還是非常體面的,因為她自己滿身都是才華,不登臺演出,僅僅是授業解惑也可以養活自己了,她死後,張大千根據其遺囑為她撰寫了墓碑,在墓碑上寫的不是誰誰誰之妻子,也不是誰誰誰之女,而是“孟太夫人墓”。

她出生的那個年代,女性的地位是非常低的,往往被視為男性的附屬品,她能夠擁有這樣的意識,確實非常不容易,不愧於“冬皇”的稱號,沒有事業的成功和戲劇上的成就,她不過是一個被丈夫拋棄的傷心女人,在失去了長期飯票以後,晚年也不會幸福,但她顯然走向了另外一條路,可知,心中有理想,婚姻不幸福,也可以追逐希望,女子若有才華和事業傍身,就算是丈夫有他心,也不至於潦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