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進行音樂啟蒙教育,培養出多才多藝的孩子?這3點不容忽視

這一代父母普遍很重視孩子的音樂素養培養,很多都從小教孩子學唱歌,也不惜花重金送孩子去學鋼琴,小提琴,古箏等各種樂器,這本是好事,可對於0——6歲的孩子,我們讓孩子學音樂的目的是幫助孩子懂得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美好,而不是單純技法的學習。

雖然孩子一般會在4——5歲進入音樂敏感期,但音樂啟蒙往往從很小就開始了,現在幾乎所有媽媽都從懷孕時就進行音樂胎教,孩子一出生也會播放音樂來刺激孩子的聽覺發育。

在培養孩子的音樂素養方面父母們普遍做得很多,但對幼兒進行音樂啟蒙時,以下3個方面還是需要注意。

怎樣進行音樂啟蒙教育,培養出多才多藝的孩子?這3點不容忽視

一、孩子真正喜歡的樂曲,就是最適合啟蒙的音樂。

每個人的性格喜好有著很大的差異,表現在音樂上也一樣。看起來似乎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可能也有著自己音樂方面的偏好,性格恬靜的也許喜歡輕柔舒緩的音樂,活潑好動的可能喜歡節奏歡快的音樂。

還是喜歡什麼樣的音樂,就讓他聽什麼樣的歌曲,如果父母根據自己的喜好或者出於功利性的目的,干涉孩子的選擇,反而可能會導致孩子的排斥。

對低齡孩子,父母只需提供大量豐富多樣、旋律優美,節奏鮮明的適齡音樂,然後讓孩子自由選擇喜歡聽、能給他帶來愉悅感的音樂。

怎樣進行音樂啟蒙教育,培養出多才多藝的孩子?這3點不容忽視

二、比起唱得標準好聽,孩子更喜歡和父母有情緒的聲音互動。

現在給孩子播放音樂不是什麼難事兒,各種音樂播放器、兒童早教機、手機、iPad都能放出標準動聽的歌聲,但孩子是否接受這種錄製的聲音也是因人而異。

比如我家小寶根本就不聽早教機播放的兒歌,她只會拿在手裡不斷地切歌換歌,別說一首了,連一句都聽不完整,她經常讓我唱,我一個從小五音不全,上音樂課害怕的發抖的人,為了女兒,也只好用跑調的聲音哼唱孩子點播的簡單兒歌,但小丫頭非常喜歡,每次都會興奮地跟我一起咿咿呀呀地歡唱,開心極了。

現在我唱得越來越無所顧忌,越來越自信了。

如果你家孩子也喜歡父母唱,那就大膽唱給孩子聽吧,不用在乎唱得是否好聽,是否跑調,畢竟無論早教機、手機唱得多麼好聽,也是沒有情感、沒有生命的,而父母的聲音卻是有情緒,充滿愛的。

孩子在和父母一起哼唱的過程中,感受到的不僅僅是音樂的薰陶,還有親子互動帶來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怎樣進行音樂啟蒙教育,培養出多才多藝的孩子?這3點不容忽視

三、音樂遊戲也是提升孩子樂感的好方法。

提升樂感的方法並不只有單純地聽音樂或深入學習一門樂器。除了豐富的聆聽體驗,對於低齡兒童,敲擊一些打擊樂器,進行音樂遊戲都是有助於提升樂感的。比如:

  • 父母喊拍子,讓孩子有節奏地搖撥浪鼓、敲打小鼓,捏發聲玩具,甚至拍打家裡其他的發聲物品。
  • 播放一段有節奏的音樂,讓孩子隨之搖擺身體,或做一些指定的動作。
  • 邊唱兒歌,邊做手指操。
  • 父母說繞口令,孩子跟著打響板,……等等。

音樂遊戲非常適合父母和小孩子一起做,因為它不僅僅可以提升樂感,還能讓孩子受到多重感官刺激,也是很好的感統訓練方式,非常有利於孩子的大腦發育。

怎樣進行音樂啟蒙教育,培養出多才多藝的孩子?這3點不容忽視

我們培養孩子的音樂能力,不僅是為了讓孩子掌握技能,而是為了豐富孩子的感官體驗,讓孩子學會多種表達方式,情感有所寄託,進而提升生命的質感。所以,不管孩子唱得怎麼樣,演奏樂器時表現如何,我們更應該給予的是支持和鼓勵,讓孩子在感受音樂和表達自我中得以樹立自信,擁抱生活。

【更多精彩】幼兒園不能教寫字、數數,孩子到底學什麼?學齡前思維訓練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