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腹診在日本的發展

腹診的方法源於內經,成熟於仲景。但未在古代進一步發展。

日本腹診大致有三派:難經派,以內經、難經腹診為主,重視診察胸腹部動氣(以腎間動氣為根本),代表著作《診病奇侅》。

傷寒派,以傷寒論、金匱要略所述為準,以診查腹部所得腹證與條文比較,選方用藥,倡導方證對應。代表作《腹證奇覽》。

折衷派,折衷派在重視腹診的同時,也特別注重脈診的診斷,這是折衷派,也即後世派。代表作著作《百腹圖說》。

目前在網上三派相關著作均可買到。

腹診的理論依據:《靈樞·脹論》曰:“胸腹臟腑之廓也”。十二經脈中除足太陽膀胱經外都和腹有直接聯繫,奇經八脈中除督脈及陽蹺、陽維脈之外,也都和腹有直接聯繫。腹部十二募穴內通五臟六腑,後與背俞相通,所謂“審募而察俞,察俞而診募”是也。臟腑經絡發生病變,必在腹的一定部位有所反映。

腹診的部位:腹部大體分為心下、胃脘、大腹、小腹、少腹五部分。劍突下方稱心下,上腹部相當於胃脘,臍周為大腹,下腹部系小腹,小腹兩側為少腹。因為臟腑在腹內的分佈各有一定位置,且與體表相對應,加之經絡的內外循行聯繫,所以腹部不同的區域,又分屬不同臟腑。

中醫:腹診在日本的發展
  • 腹診的腹證:有自覺症(脹、痛、悸等)、他覺症(用手按其腹部的反應,如濡、硬等)以及自覺與他覺相結合的症狀(如心下痞硬,首先是自覺心下部堵塞不適,腹診時,可在心下部位觸及抵抗感)。 腹證有十綱之說,即痞、滿、硬、結、緊、軟、動、音、痛、不仁十個胸腹部主要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