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為什麼稱平等派為第一個“真正能動的共產主義政黨”

社會主義一經產生,就不僅僅是思潮,同時也是運動。即使是空想社會主義,也絕不僅是坐而論道。德國宗教改革時期閔采爾領導了歐洲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戰爭,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期爆發了溫斯坦萊領導的掘地派運動,18世紀下半葉法國大革命時期也產生了平等派的運動。平等派被馬克思稱為第一個“真正能動的共產主義政黨”,它的領導人是著名的空想社會主義革命家——巴貝夫。

“最不妥協的敵人”

18世紀是革命的世紀。經濟上,社會生產力已經發展到了集中的工場手工業,大的工場人數已經有上千人。資本主義以更高的速度發展起來,從組織經濟領域活動擴展到組織政治領域活動,資產階級壯大起來,生產力的革命最終引發了各國的資產階級革命。

1760年,巴貝夫出生於法國皮卡迪省,小時候家裡很窮,15歲就離開家獨立謀生,一邊做學徒,一邊努力自學,讀了盧梭、狄德羅、摩萊裡、馬布利等啟蒙學者的著作。後來,他從事封建土地法顧問的職業,開始關注和思考封建特權、社會改革等現實問題,也曾寫具體改革方案期望能被當局重視,但石沉大海。他與朋友討論時人發表的《普遍存在的極端貧困的原因及其根除辦法的愛國陳情書》時,無奈地評論說,要實現這絕妙的計劃,看來“要進行一場大的革命”。

革命真的爆發了。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獄被攻克,法國大革命拉開帷幕。巴貝夫的熱情和希望被點燃,用他自己的話說,1789年前,他只是檔案管理員和土地測量員,而革命一開始,他就一躍成為自由的宣傳者和被壓迫人民的維護者。大革命的熱潮迅速從巴黎擴展到各地,巴貝夫在家鄉發起領導抗稅運動。一位居民說:“巴貝夫先生是我們這個地方的英雄。他是包稅人及其嘍囉們的最不妥協的敵人。”巴貝夫發起請願運動,在全法取得廣泛響應,八百個村鎮的請願書從各地湧向國民議會。他很快便因此被捕入獄。

出獄後,巴貝夫創辦《皮卡迪通訊報》,不遺餘力宣傳鼓動共同分配共有財產、全面取消封建特權。市政府在公開聲明中無奈地說,稅收問題剛平息,產業問題又起,這是本市居民巴貝夫幾篇文章的產物。

“人民的護民官”

在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要求自由的政治革命完成了,要求平等的社會革命卻失敗了,中下階層的訴求並沒有受到重視。過了一個世紀之後,法國大革命竟也出現了同樣的趨勢,由啟蒙原則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越來越令人失望,無產者和其他社會下層仍然貧困,甚至赤貧。民主、平等都只是理念上的,是虛偽的。1794年的“熱月政變”推翻雅各賓派專政,大革命的上升勢頭就此到了盡頭,開始倒退。

現實教育了巴貝夫。他在自己主辦的《言論自由報》上連續發表文章,揭露“熱月政變是一場富人反對窮人的內戰”,公開號召人民推翻熱月黨人的政權。他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格拉古·巴貝夫,將報紙改為《人民的護民官報》,一心效仿古羅馬共和國時期的護民官格拉古兄弟,為平民而戰。

1795年冬天,因為飢餓和寒冷而倒斃巴黎街頭的人不計其數,其中也包括巴貝夫的幼女,令再次被捕的巴貝夫傷心欲絕。一出獄巴貝夫便聲明:“專制暴君昨天把我釋放,如果今天我在他們眼裡不成其為叛亂者,那末我就是自己使我成為一個罪人。”他公開發表了獄中起草的《平民宣言》和《恢復真正平等的偉大宣言》,闡述實現真正平等的路徑,就是建立公共的管理,取消私有制,使每個人從事擅長的生產工作並將成果交給公共倉庫,遵循平等原則分配消費品。

至此,巴貝夫以啟蒙學者的平等理論為依據,提出了法國無產階級“特有的戰鬥口號”。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抓住了資產階級所說的話,指出:平等應當不僅僅是表面的,不僅僅在國家的領域中實行,它還應當是實際的,還應當在社會的、經濟的領域中實行。”

“平等派密謀委員會”

“把革命進行到底這句話是什麼意思?”1795年12月11日,巴貝夫在報紙上宣告革命到底的決心,“意思是我們要起義,反對那不再合適的事物的狀態……革命必須繼續進行下去,直到他成為人民的革命為止”。督政府將巴貝夫視為最危險分子,下令逮捕他。革命運動被迫轉入地下,進入密謀階段。1796年3月,巴貝夫與獄中認識的革命者們聯絡建立了“平等派密謀委員會”,秘密組織武裝起義。

這是一個組織嚴密的革命團體,成立了“起義督政府”,制定了嚴格的組織紀律和組織程序,有明確的鬥爭目的和武裝起義計劃,還制定了施政計劃大綱、經濟計劃大綱等,計劃實施財產公有制和平均分配,成立“平等共和國”。同時,他們也與巴黎各區的群眾保持著密切聯繫,有聯絡員專門瞭解工人要求,宣傳革命思想。他們把報紙、標語、小冊子等宣傳品散發到外省,進行廣泛動員,里昂等地區都受到影響。

平等派定於1796年5月11日發動一萬五千人參加的武裝起義。但起義前夕,由於叛徒出賣,巴貝夫及其戰友們被捕了。巴貝夫在法庭上慷慨陳詞:“喚醒真正的人民,建立起幸福的王國,平等與自由的王國,人人豐衣足食,人人平等自由,人人生活幸福,這就是在全法面前被人描繪得凶神惡煞的那些所謂知名暴亂者的願望。”

1797年5月27日,巴貝夫被押上斷頭臺。臨行前的深夜,巴貝夫給親人寫了最後一封信:“我是為了最偉大的和最崇高的事業而犧牲自己的……要使你們幸福,我覺得,就要使人人都能得到幸福,除此以外別無他法。”

貢獻與侷限

平等派是在革命實踐中成長起來的無產階級運動先驅。正如恩格斯所說,法國大革命之初,資產階級有理由認為自己同時代表當時的各個勞動階級的利益,但當革命繼續深入,群眾逐漸醒悟,現代無產階級的先驅揭竿而起,為實現本階級的利益而獨立戰鬥。平等派第一次明確以革命的名義、以奪取政權為目的建立了嚴密的政治組織,第一次具體計劃了實現“平等共和國”的過渡方案,第一次認識到了人民群眾的力量,而不是僅僅將他們視為憐憫和同情的對象,並提出“人民革命”的觀點。

但是,平等派的主張是農業的共產主義。他們關心僱傭勞動者的命運,也瞭解手工工場的社會問題,但他們的批判主要指向農業資本主義和商業資本主義,他們主張的共產主義建立在小農經濟基礎之上,帶有濃厚的平均主義和禁慾主義色彩,沒有認識到資本主義推動生產力發展的積極意義,沒能站在時代前列客觀看待工業化和城市化現象,因此他們的解決方案是倒退的,是空想社會主義的不成熟理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