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愛是由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創作的同名小說的女主人公,是作者精心地塑造的一個英國平民家庭出身的婦女藝術形象。
簡·愛的性格表現為不甘心地忍受當時資產階級統治社會的歧視和壓迫,為了爭取女性獨立的人格和平等的地位,有尊嚴地活著,而進行大膽地反抗。《簡·愛》這部小說,尖銳地提出了在一個資本主義社會中,婦女們要求平等、爭自由的迫切現實問題,發出了小資產階級抗議的最強音。小說中的女主人公簡·愛,也因此成為文學歷史上一個不朽的人物。
要全面把握簡·愛的藝術形象,我們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夏洛蒂·勃朗特創作《簡·愛》時所處的社會經濟生活背景。
十九世紀初,英國社會正處於動盪的時期,勞資之間矛盾的尖銳化、失業工人貧困的加劇、工人運動不斷地出現。這一切都讓當時的英國資產階級政府很惱火。
為了分裂工人運動,英國殖民政府和當地的資產階級,從表面上看已經開始採取一些政策措施。例如,通過了女工實行十小時工作制的法案。然而,女性在英國經濟和政治社會中的地位,還沒有真正得到很大的提高,沒有獲得真正的平等權利。
而此時,隨著工業革命的迅速推進和發展,民主和社會科學的發展以及進步的思想逐漸影響到文化的各個方面。在當時英國的文壇上,逐漸出現了有影響力的女性作家。她們基於現代女性的形象和視角,來描述自己創作的作品,並以此表達女性主義的強烈反抗意識。
夏洛蒂·勃朗特出生於英國北部的一個貧窮的牧師家庭。她的母親因病早逝,她八歲時和姐妹們就讀於一所專門為英國神職人員子女而開設的慈善教育學校。這所慈善學校的生活環境十分惡劣,她的兩個姐姐先後因染上肺病而死去。《簡·愛》故事中描寫的一個可愛的小姑娘海倫,就是為了紀念其姐姐瑪麗亞。
夏洛蒂·勃朗特的親身經歷,深深地影響了她的想法。從她自己的內心,迸發出對自由、平等、獨立的願望的強烈追捧。所以她塑造的簡·愛這個角色,充滿了智慧和精神的獨立。由於自己有了豐富的閱歷,她僅僅花了一年的時間,就成功地推出了這部聞名於世的長篇小說《簡·愛》。
夏洛蒂·勃朗特塑造的簡·愛,雖然出身低微,身材瘦小,但是她內心優美,思想深沉,"靈魂像一團火",性格堅強不屈,具有動人的氣質和魅力。在小說中,簡·愛的思想和性格是不斷地變化和發展的,其地位和形象也隨之逐步提高。
幼年的簡·愛,作為一個不幸的孤女,寄居在舅媽裡德太太籬下,受盡了各種欺凌和殘酷的虐待。但她不屈服,"在絕望中下了決心,要反抗到底"。她直言頂撞,切齒痛陳裡德太太對她幹下的種種劣行,指責這個有錢有勢的舅媽心狠手毒,不是"好女人"。最後,被驅逐趕出了家門,送至勞渥德慈善學校。可以說,簡·愛反抗的精神和性格,從一開始就充分凸現出來了。
簡·愛在慈善學校生活的八年,是她人生性格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她以銳利的洞察力和目光,審視慈善學校的樁樁奇聞和背後的黑幕:孤兒們受凍捱餓,肉體和精神遭受摧殘和折磨,很多死於非命。
殘酷的社會現實生活,促使少年簡·愛埋藏在內心的強烈反抗火苗越燒越旺,"有些人,給我們不公平的懲罰,那我就不能不反抗"。這種強烈的反抗,帶有主動、進擊的強烈心理因素,標誌著簡·愛的逐步成熟。
簡·愛在十八歲那年,到桑菲爾德莊園做家庭教師。其間,她與主人羅切斯特經常交往,朝夕相處,彼此產生了愛慕之情。其思想的主要結合點,就是彼此平等地相待,互相尊重。
不錯,兩個人的家庭社會地位不同,門第也高下懸殊,但是簡·愛敢於大膽衝破世俗社會偏見的樊籠,勇敢地投向羅切斯特的懷抱。這是簡·愛對貴族資產階級的報復,對英國上流社會的挑戰,也是她的反叛性格的集中表現。
在婚禮上,簡·愛突然發覺羅切斯特匿藏著一個瘋妻子,立刻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將淪為情婦,處於可卑的屈從地位。幸福的美夢頓時化為泡影,她痛苦、悲泣。但她始終不願為了愛情而犧牲自由和平等,不惜以一切代價保持自己的人格與尊嚴。於是,簡·愛悄然離家出走。這也正是她性格發展的頂點。她的叛逆性格顯得更為豐滿和突出,光彩照人,動人心絃。
夏洛蒂·勃朗特在《簡·愛》這部小說中,塑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簡·愛是一位勇於堅持和追求平等、獨立、自尊自愛的女性。在當時,這種女性主義思想相對於傳統思想是一次巨大的突破和挑戰。
《簡·愛》這部小說,自始至終充滿了女性主義的反抗意識,使得女性深刻地認識到為自己爭取平等權利的意義和重要性。這種反抗意識,正在指引著千千萬萬的女性去努力追求自由、平等和幸福。這也正是這部家喻戶曉的女性主義名著在文學上的深遠影響。它深深地影響了女性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