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團市委落實落細“四聯四促”機制見實效

日前,南平團市委深入挖掘本土優秀傳統文化“朱子理學”構建出“大話熹遊”文化IP,持續將團的組織優勢和智力優勢導入基層,服務貧困地區產業人才培養和綠色產品宣傳的做法,得到了團中央的高度認可,成功入選團中央出品的《共青團扶貧實踐20例》。

這是南平團市委落實落細“四聯四促”機制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南平團市委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以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工作主線,持續推動團各級機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在夯實基層團組織建設、助力脫貧攻堅、新媒體宣傳、助力水美城市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先後獲得全國第九屆“母親河獎”優秀組織獎、福建省第三屆“母親河獎”優秀組織獎,承辦全省共青團基層建設現場會、第八屆福建省大學生“創業之星”評選,指導的《卡通朱子城市IP文創項目》獲得海峽兩岸新媒體大賽金獎,在逐夢路上,留下了一串串不負韶華、書寫擔當的青春足跡。

寶劍鋒從磨礪出 夯基固本強組織

隨著城鎮化發展的虹吸效應,南平市鄉村裡的青年人越來越少。作為共青團的“神經末梢”,新時代的基層團組織如何打通聯繫、服務青年的最後一公里?

近年來,南平團市委在破解基層團建難題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並取得了明顯效果。建甌市川石鄉伏演村便是最早的受益村之一。

“五一”小長假,團省委下派伏演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楊榮章和村團支部書記薛明健還在忙碌,他們將村團支部準備的“防疫愛心大禮包”以及牛奶、食用油、麵粉等生活物資送到村裡的“事實孤兒”小陸家中。

下派入村後,為了做好村團支部工作,摸清團員底數,楊榮章和薛明健對村裡100多名14至28週歲的青年逐一進行電話詢問,並通過與其學校、社會組織聯繫核實,確認了24名團員。

隨後,兩人線上線下一起發力,在村部建立了“青年之家·學習社”,開展以讀書會、輔導班、分享會為形式的志願服務活動。疫情發生後,村團支部組建“青年突擊隊”,對全村逐戶逐人開展入戶宣傳和摸排工作,做到不漏一戶、不少一人,團旗團徽在基層的防疫一線飄揚閃光。

“伏演小學即將復學,可防疫物資還比較缺乏。”前些天,楊榮章的這條信息得到了團支部青年的積極響應,大家獻計出力,獲得了菲律賓中國商會捐贈的300個口罩,爭取到省希望辦防疫資金9700元,為伏演小學購買了洗手液、體溫槍、消毒液等物資。

去年以來,南平團市委以“智慧團建”為抓手,集中開展“團費收繳專項整治”“空心團支部專項整治”“軟弱渙散團組織重點整治”“失聯團員核查認定和組織處置”四個方面專項整治工作。全市1634個行政村全面消除“空心團支部”,創建三星級以上團支部4241個,已完成六批次86個鄉鎮(街道)團組織負責人述職工作,今年將完成“述團建”全覆蓋,為引導團員青年投身鄉村振興提供了組織保證。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枝間新綠一重重 別有匠心優服務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南平市許多農產品滯銷,給農戶們帶來了不少損失。此時,“團團”伸出了援手。

3月16日,由團省委、團市委幫著帶貨的“松溪走地雞”迅速在網絡上火起來,在社會各界人士愛心幫助下,1.5萬隻雞全部售罄。

這並不是團市委首次嘗試電商助農。疫情期間,團市委先後開展了順昌桔柚、松溪大米等系列助農銷售,為農戶解決了燃眉之急。

近年來,團市委運用“互聯網+”模式,積極開展工作,從最初的“大話熹遊”文化IP助力脫貧,到2019年啟動的“武夷山水”網絡直播志願服務隊活動中,積累了豐富經驗。截至目前,團市委累計直播了近700場次,直播足跡覆蓋了南平10個縣(市、區)100多個鄉村;走訪幾十位建檔立卡貧困戶,幫助貧困戶、聾啞兒童、留守老人等弱勢群體,僅2019年完成的慈善銷售及捐贈就超過30萬元。

今年春節前夕,“團團”網羅了一批閩北的創業青年產品,精心打造“團團有禮”系列,這些產品大多來自於貧困地區,在網絡平臺上一經推出,迅速引起關注,銷售火爆。

這就是“團團”今年的新點子,探索“團團科特派”模式,把優質的平臺資源和流量資源持續導向基層。

何為“團團科特派”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基層控品質、市縣導平臺、全網聚流量。具體就是,基層團組織對屬地有產量保證,適合電商銷售的特色綠色產品和從事相關生產的創業青年、小微企業,實施銷售主體把關、第三方檢驗檢測、產品保證金制度等形式產品品質把控;市、縣兩級團委廣泛聯繫屬地各類成熟的專業電商服務平臺持續開展青年電商培訓,為創業青年、小微企業提供品牌包裝、倉儲物流、流量導入、銷售支撐、客服售後等電商整體服務解決方案;團市委廣泛聯繫、積極爭取全網各類流量資源,協助對接有變現需求的商業流量。

不斷推陳出新的舉措,彰顯了“團團”蓬勃的青春力量,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沉舟側畔千帆過 “四聯四促”有活力

“奶奶,您躺好,現在做B超體檢。”5月3日,在9名青年志願者的全程陪同服務下,光澤縣止馬鎮止馬村和白門樓村的26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在鎮衛生院順利完成雲巡診的免費體檢,並建立電子健康檔案。青年志願者的善舉得到貧困戶的一致好評。

“五四”前夕,南平團市委、光澤團縣委落實落細“四聯四促”機制,以光澤為試點,全面啟動青年志願者助力健康扶貧工作,全縣8個鄉鎮黨委分管領導分別為240多人組成的志願服務隊授旗。這些志願者將服務光澤縣雲巡診車常態化下基層活動。

黨有號召,團有行動。

近年來,南平團市委進一步貫徹落實“黨建帶團建,團建壯黨建”工作要求,服務對接市委、市政府“四聯四促”工作機制,在全市共青團系統中推進“青春大聯動”活動,發動全市各級團組織、青年文明號集體、青年突擊隊、青年志願者服務隊聯鄉村、聯社區、聯企業,在推進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社區治理提升、人居環境整治、企業創新做強、迴歸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共青團組織的職能作用。

2019年,三棵樹公益基金向南平市“情暖童心”項目捐贈5萬元,南平市70%以上的農村團支部開展“三棵樹七彩假期·情暖童心”大手牽小手志願活動,推動南平市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深入開展。市直團組織就近結對村,實現孩子們的微心願。今年六一,這項工作還將繼續擴大覆蓋面,在南平市全部行政村開展。

2020年4月16日,建陽區將口鎮團委組織鎮機關青年到芹口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村推進”活動,鎮機關和各村青年“擼起袖子”,用實際行動帶動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像這樣以團員青年為主的“整村推進”已經成為全市139個鄉鎮(街道)團組織服務黨政大局常態化的工作之一。

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奮鬥,是青年人最美的青春。

歷史、光榮、夢想交織延展;過去、現在、未來交相匯融。

“五四”的火炬傳遞到新時代閩北青年的手中,讓我們跟隨著熊熊燃燒的火焰,傳承時代精神,強健青春體魄,展現出新一代青年人的面貌,撐起祖國未來的藍天! (林夢琳 張莎 盧國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