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品~幫扶村印象楊賀河

原創作品~幫扶村印象楊賀河


印象楊賀河

楊賀河村,距離洛川縣90多公里,位於最偏遠的朱牛鄉東南一隅,2015年撤鄉並鎮後從屬於吉林村。出村不遠,沿主路右拐下塬,再盤環下溝,約10分鐘就到。洛河從村旁川底流過,屬於典型的“雞鳴聽三縣”的小山村,南鄰渭南白水,西隔洛河與銅川宜君相望。

第一次前往塬下這個小村落,是因為下鄉扶貧。初夏之際,初到楊賀河村,行車半山腰,俯瞰遠望,山路彎彎,溝塬披綠,層層梯田,一畦畦油菜金黃,在綠植的映襯下顯得錯落有致。進入村口,但見鮮有人住甚至荒棄的窯洞、上鎖閉戶的庭院,坡道上不知何年月的古樹,孤獨駐足遠眺的老牛,村口沐浴陽光的幾位老者,遠處小道上揚塵迴歸的羊群……眼前呈現出的原生態韻味十足,讓初來乍到的我嘖嘖稱奇,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桃花源”,還有人們心中的“詩和遠方”?

原創作品~幫扶村印象楊賀河


原創作品~幫扶村印象楊賀河


村主任賈發紅,60多歲,個頭不高,平頭白髮,純樸的和普通老農無異,聞知我們前往,他已提前在村口等候。他身旁停靠的一輛輕便摩托,車身明顯破舊。看到我們下車,老賈笑眯著雙眼快步上來,握過手後,又匆忙從衣兜掏煙。老賈簡要地介紹了村中基本情況。原來楊賀河村也是由當初的楊家河與賀家河兩個自然小山村合併,順溝環繞,靠一條僅供單向行車的水泥路相通。各幫扶幹部須分別入戶,老賈就一直親自陪同。隨後,老賈說,順著路下溝,過去就是賀家河,也是我的幫扶對象住的地方。司機小心翼翼地繼續行駛,順著蜿蜒的坡道下溝,到了溝底的火車道時,再折返上一道斜坡。老賈自豪地說,這條路是前幾年他當支書時帶領村民硬化而成的,路的盡頭也就到他家了。

老賈的庭院在路邊快盡頭處,從外面矮牆邊的柵欄門望去,院內是常見的一排三孔窯洞。進院環顧,一側廈間放置工具雜物,一側就是小菜園。入窯洞內,安頓我們坐下喝水後,老賈急忙啟動電烤箱,烤起了花生。他說,去年10畝花生豐收,也懶得抽時間出去賣,就供家人吃,招待客人。從老賈口中得知,平時老婆孩子都不在,只有他獨自一個。家中沒有女人打理,破舊的窯洞內顯得有些雜亂,床上的被褥卻疊放地整齊。一陣寒喧,我們又出門上坡,入戶走訪幫扶戶。

然而,僅僅半天時間,生活和現實很快讓初來的“新鮮”和“詩意”蕩然無存。半山腰的住戶大部分人去院空,甚至荒蕪。只有兩三戶人家院內乾淨整潔,整齊地碼放著一層層金黃色玉米棒,顯示還有人住。據村民講,由於地處山溝,生活飲水不便,前些年只能去溝底挑水。溝底不宜蘋果種植,糧食作物只有一季玉米、花生等。因為受自然環境和小氣候影響,溝內常年偏於乾旱,平整土地少,只能廣種薄收,靠天吃飯。據說,由於屬於典型的窮鄉僻壤,男孩子很難討到媳婦,更留不下外來的小媳婦。因此,村中年輕人幾乎已全部外出打工,加上部分村民已外遷,僅有極少數老弱病殘留村守望……貧困程度和生活現狀讓同往者不禁暗自唏噓。

楊賀河,我註定要多次前往的地方。

原創作品~幫扶村印象楊賀河

在洛川工作20餘年,我明顯感受到蘋果作為主導產業惠及當地果農的富裕,讓關中農村可望不可及。誰也料想不到,隸屬吉林村的楊賀河村,僅塬上溝下之別,反差又是天地之別,如果說塬上的貧困戶是相對而言,那溝畔的楊賀河是真正絕對的貧困,難道這也是大自然的戲弄?好在黨的精準扶貧的光芒沐浴,朱牛鄉地方政府及基層央行扶貧幹部時常出現熟悉的身影。洛川人行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呂東亮同志作為第一書記長期駐村,在深入摸清和全面掌握村情基礎上,他經常跑在去縣上、鄉鎮溝通協調的路上,幫助村上解決一些突出的民生問題。人行歷屆黨組班子始終將包扶村扶貧工作作為一項政治工作親自抓,精準扶貧、金融扶貧讓村裡又亮了“風景”:22盞路燈亮了,村道兩邊的排水渠竣工了,自來水管網進戶了……隨著當地政府移民搬遷工程的正式實施,楊賀河村安置工作也在有條不紊進行著。

2018年以來,在朱牛鄉政府的產業政策引導下,在吉林村新上任的楊付俠書記的帶領下,楊賀河村引進了花椒、南瓜及艾草等特色產業種植,並按畝數相應補貼。部分農戶在往年玉米欠收後,又趕上油菜豐收的喜悅,或協調聯繫外出,通過長年務工創收。作為幫扶單位,人行新一屆行領導黨組書記劉紅全行長親自下鄉進村,開展扶貧工作調研座談會,通過協調爭取資金,為吉林村再次解決了34盞路燈亮化、愛心超市和水毀生產路重修、洩洪澇池的渠道改引、160噸有機肥免費配送等問題。支行協調溝通,解決了村上農戶小額貸款集中授信問題,40多萬元的金融扶貧貼息小額貸款有效解決了蘋果產業資金需求問題。我相信,在中央精準扶貧和金融扶貧政策普惠下,在所有幫扶幹部和幫扶對象的齊心協力下,吉林村(楊賀河村)終將會依託特色產業,邁上一條脫貧致富的陽光大道。

原創作品~幫扶村印象楊賀河

我欣喜於移民搬遷,因為楊賀河村不宜人居。我喜歡楊賀河,喜歡這裡百姓的淳樸和善良,更喜歡這裡的生態自然。深秋時,來到這裡,崖壁邊,溝畔上,隨處可見的柿子樹碩果累累,滿枝頭的柿子紅似火,燦如霞,且一直懸掛到霜凍甚至寒冬,彷彿在期待著遠方的客人。洛河水潺潺而流,無怨無悔地滋潤著這方貧瘠的土地。山水依舊,時代向前。也許不久,就會有獨具慧眼的投資商重新開發,因地制宜地開展循環經濟生態養殖,讓這方厚重的土地重新煥發活力,那時才是真正的“詩和遠方”……

2019.11.14

原創作品~幫扶村印象楊賀河


原創作品~幫扶村印象楊賀河


原創作品~幫扶村印象楊賀河


原創作品~幫扶村印象楊賀河


原創作品~幫扶村印象楊賀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