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头虫,一只来历不清又下落不明的鸟

吴承恩在小说《西游记》里写了一只叫九头虫的鸟,这只鸟被二郎神的细犬一口咬下一颗脑袋,然后逃往北海去了。

九头虫又叫九头鸟,在我国古代,知名度是很高的。既然叫九头鸟,那就不是凡物。像《山海经》这样的著作里,必然有它一席之地。

九头鸟不是九凤。

《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

九头虫,一只来历不清又下落不明的鸟

《山海经》里的九凤

九个脑袋,鸟的身体。似乎这就是九头鸟的源头了。再看《西游记》中,九头虫长得是这个样子:

毛羽铺锦,团身结絮。方圆有丈二规模,长短似鼋鼍样致。两只脚尖利如钩,九个头攒环一处。展开翅极善飞扬,纵大鹏无他力气;发起声远振天涯,比仙鹤还能高唳。眼多闪灼幌金光,气傲不同凡鸟类。

九头虫,一只来历不清又下落不明的鸟

先秦的九头鸟

形象凶恶,样子吓人。很明显,在《西游记》中它是个反面角色。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传说,它是不断变化的。那好吧。九凤从名字上看,应该是凤的一种。在我国古代,凤从来都是代表正义的。它是传说中的神鸟。凤有五德。

首文曰徳,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九头虫,一只来历不清又下落不明的鸟

凤(剪纸)

因为凤这些美好的寓意,古代常常拿凤比喻有圣德的人。在古代,从南方屈原的故乡,到北方孔子的老家,大家都认为凤是个好的字眼儿。龙凤呈祥从来就是专指吉庆的好事儿。直到现在,结婚喜宴,大家仍然使用这个历史悠久的成语,为一对新人送上祝福。

既然这样,九凤就不应该是九头鸟。那么,九头鸟应该另有来历。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

九头鸟来自何罗鱼。

《山海经》里记载了何罗鱼的特点。

九头虫,一只来历不清又下落不明的鸟

何罗鱼

《山海经•北山经》:「谯明之山,谯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

而明代的大才子杨慎在《异鱼图赞》里是这么说的:

何罗之鱼,一身十首,化而为鸟,其名休旧。

同样是何罗鱼,杨大才子把鱼头和鱼身倒了个个儿。为什么呢?因为休旧。休旧又名休鹠,还有个名字,叫鱼鸟。一般都叫他猫头鹰。

其实,头尾互换,杨慎并不是第一个。在《冲波传》中已经有人用过了。这是本不叫小说的小说。里面都是孔子和他学生的故事,可是别处并无相似记载。书里有这么一件事:

孔子有一次和子夏一起渡江,看到一只鸟,一个脑袋,九条尾巴。船上的人都纷纷表示好奇,就是不知道这鸟叫啥。孔子骄傲的伸出小手:我知道,我上次来的时候,听到有人唱来着,

孔子曰,鸧也。尝闻河上之歌云,鸧兮鸧兮,逆毛衰兮,一身九尾长兮。

鸧是鸧鸹,又叫麋鸹。唐代裴瑜在《尔雅注》中说:

鸧,麋鸹,是九头鸟也。

总之,结合杨慎的解释,何罗鱼变化成了九头鸟。这其实在古人的神话传说中是很正常的,比如鲲化为鹏。

有一个小问题,杨慎的何罗鱼是十个头,九头鸟是九头。少了一个头。其实,这个头是周公让猎师射掉的。

周公居东,恶闻此鸟,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犹余九首。(南朝梁 殷芸《殷芸小说》)

九头鸟这个名字,显然是周公让猎师庭氏射下一个头后才有的。没射掉头之前应该叫鬼车。周公这事做的不爽利,留下了后患。十个脑袋射下一个,鬼车鸟还剩下九个脑袋和一个滴着血的脖子,想想就瘆得慌

九头虫,一只来历不清又下落不明的鸟

滴血的九头鸟

九头鸟不是好鸟。

脖子上没个脑袋,还不停地滴血,不管怎么想都不舒服。于是就有了不吉利的说法。说九头鸟的血滴到哪里,哪里就有灾祸,吸人魂魄,偷人小孩儿,让人害怕。不过古人有古人的办法。在成功的为自己上了枷锁的同时,又悄悄地配了钥匙。

招灾的鬼车鸟,本身也有弱点。它像飞蛾一样,有向光性,而且跟猫头鹰(鸧)有渊源,喜欢夜里活动,还有传说鬼车鸟的那个头其实是天狗咬掉的,另外,鬼车鸟的叫声很特别,辨识度高,像车辆行驶时发出的咕噜咕噜的声音。

根据这些特点,在鬼车鸟可能出现的地方,人们熟练掌握了对付它的办法:听到过车的声音,拉警报,鬼车鸟来了;然后就是吹灯、打狗,吓唬它。

不过有人说了,黑灯瞎火的,啥都看不见,你咋知道是鬼车鸟?还有人说,我看到过,就是一群水鸡刚过去。自己吓唬自己玩。

九头虫,一只来历不清又下落不明的鸟

黑水鸡

其实大可不必较真,娱乐一下,也未尝不可。天狗吃月亮,我们敲敲盆;年兽搞破坏,我们放鞭炮;除夕夜守岁,我们聚一起;趁着鬼车过,我们撸狗玩。

吴承恩的私货。

《西游记》里的九头虫,你不留心的话,就会以为它是一只成精的虫子。其实他也是从九头鸟的故事演化来的。祭赛国金光寺的血雨,其实就是九头鸟滴血传说的量贩版,因为血雨,丢了佛骨舍利,四方不朝;因为九头虫成了碧波潭老龙王的女婿,给老龙王一家招来了灭顶之灾,全家除了龙婆,全都死绝。这显然也是来自九头鸟的传说;九头虫被二郎神的细犬咬了一口,仓皇逃亡北海,除了来自九头鸟的两点,作者还给九头虫加上了一个来自腰间的鸟头。

腰里的鸟头。

九头虫的模样很奇怪:

毛羽铺锦,团身结絮。方圆有丈二规模,长短似鼋鼍样致。九个头攒环一处。展开翅极善飞扬,纵大鹏无他力气;发起声远振天涯,比仙鹤还能高唳。眼多闪灼幌金光,气傲不同凡鸟类。

团身、方圆丈二,说明这个九头鸟身体是圆的;力气超过大鹏,善于背负;眼幌金光,又是碧波潭龙王女婿。三点合一,这是个金龟的模样。自然和凡鸟不同。

这样一来,腰间的鸟头就好解释了。这只九头虫进攻猪八戒,用的是腰间的这颗鸟头。而不是兵器月牙铲。猪八戒在四圣试禅心的时候,曾经说过:

我幼年间,也曾学得个熬战之法,管情一个个伏侍得他欢喜。


九头虫,一只来历不清又下落不明的鸟

撞天婚 杨洁导演电视剧《西游记》剧照

即使这样,也轻松被九头虫咬着猪鬃,拖下水去。

而这颗头却被二郎神的细犬血淋淋的咬将下来。九头虫逃走,遗害人间。

九头虫的老丈人叫万圣龙王,明朝嘉靖年间有位阁老叫万安,你说巧不巧?明朝皇帝酷爱道教,又放不下后宫佳丽三千。上有所好,下必甚之。于是在明代,隐于野的道教在“房中术”的修为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样,隐于朝的官员在这方面也是人才辈出,“洗鸟尚书”万安,“洗鸟御史”倪进贤,“炼尿尚书”顾可学。


九头虫,一只来历不清又下落不明的鸟

《西游记》作者 吴承恩

吴承恩主要生活在嘉靖年间,皇帝的逸闻肯定耳熟能详,满腹才华,却一辈子困顿,朝廷腐朽,社会黑暗。他并不消沉,而是创造了一个敢于对抗强权,对抗邪恶的英雄——孙悟空,顺带揶揄了当时社会的各种丑陋现象,所以,九头虫才从腰间长出一个脑袋。

这就是九头鸟的前世今生,来历不清,下落不明。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表达了作者的想法,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