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好说话的中国父母,带来的"毒压力"竟这么大

近日,有一个话题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中国式[不好好说话]是怎样的。这话题收到了600多条,近10万字的反馈,每一条反馈都真实得让人心疼。


不好好说话的中国父母,带来的

看到这些网友的回复,似乎每一条都有熟悉的感觉。明明可以温和讲述,却总是反问;明明是关心,说出来的却是责备——不好好说话,成了许多中国家庭的日常顽疾。


"中国式好好说话"的高发区是在亲密关系里、家庭单元内,对越是关系近的人,越爱不好好说话。尤其以亲子关系最常见。因为在中国大部分家庭环境中,在孩子面前,父母就是权威。


令人遗憾的是,在这样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自己成长于语言虐待围绕的环境中,渐渐从一位受害者,也变成了施暴者:"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对,我也知道被这样对待是什么感受,可是,我有时还是忍不住这样对别人。"


而且他们也延续着这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下一代。


不好好说话的中国父母,带来的


好好说话很难吗?

语言是带情绪的,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串联起来,有可能给人带去温暖,但也可能带来伤害。

记得之前有一档综艺节目,宋丹丹和巴图一起参加了。本应该是难得的母子欢聚时光,但宋丹丹却在节目中不停地吐槽儿子巴图。


看到别人的孩子为大家做早餐,宋丹丹会说:"我生了一个废物,啥都不会干,你看看人家。"

当巴图为她手忙脚乱生火煮鸡蛋时,她却一边奚落儿子笨手笨脚,一边埋怨儿子扬起的烟灰弄脏了自己的脸。


不好好说话的中国父母,带来的


结果羞得巴图躲进鸡笼去"避难"。何炅见状也忍不住为巴图打抱不平。宋丹丹是爱巴图的,但她就是典型的中国父母,哪怕很感动很欣慰,也不会给予孩子赞扬和肯定,更不会对孩子说谢谢和对不起。


前几天微博上一则新闻,因为儿子一直打游戏,不愿意写作业,母子二人发生争吵。老母亲一气之下跑去跳江自杀。幸好被及时救上岸,才没有让悲剧发生。


看到这样的新闻,不禁想让人问一句:这位母亲是希望用这样惨烈的方式,逼迫孩子好好学习吗?如果发生悲剧,孩子岂不是会痛苦一生?为什么母亲不能回过头想想,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写作业?再不济,这一天就不管他了,自己出去休息放松一下,也挺好呀。


而且很多人总是将好脾气、好好说话留在了家门外,对待自己的亲人,却总是非常不耐烦,不愿意好好交流。


密歇根大学博士Ethan的一项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当人在受到语言暴力的攻击时,情绪的疼痛在大脑区域反应,和身体疼痛极为相似,神经系统能体验到几乎相同级别的疼痛。

所以那些父母看来小题大做、都会过去的事情,却会在孩子心里留下一些时间也磨灭不了的伤疤,以至于影响着孩子的一生,成为他们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


好好说话,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中央综治办和中国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对 1000 多名普通未成年人进行了调查分析,在家里被"经常骂"的孩子不良性格特点最为明显,有 25.7%的孩子"自卑",有 22.1%的孩子"冷酷",有 56.5%的孩子"暴躁"。


这样的数据其实蛮触目惊心的,因为来自父母的打击,所造成的伤害效果不止是当下,它贯穿岁月,像一根针一样深扎在子女的心头。


在把宽容和善意留给陌生人的同时,也和自己的家人好好说话。这并不难呀。大家总是喜欢用"余生请多指教",来阐述对婚姻、伴侣的期待。其实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亲子关系中。


蔡元培曾经在《中国人的修养》中写道: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想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说法的语气和方式。"


不好好说话的中国父母,带来的


1、尊重孩子,平等对待

孩子最需要的沟通基础,是平等和尊重,是不会让他们感受到压力和威胁的情境下的和谐交流,他们希望获得的是鼓励和肯定,而爸妈却往往盯住的都是缺点,揪着一点不足放大到影响未来影响人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维大肆评论和批判,这种做法,只能将孩子越推越远。


2、接纳孩子的情绪,只说事实

这一点很多家长无法做到。孩子有了情绪,他们总是觉得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找麻烦"。其实停下来看一看,孩子有情绪一定是有原因的,谁也不会无缘无故发脾气。

所以当孩子出现情绪时,我们要做的是需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消化。等到孩子逐渐平静后,再一起去找原因,能否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3、以正面夸奖代替负面打击责骂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说:"小孩不能区分事实和笑话,他们会相信父母所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或许下一次,可以把"你怎么这么不乖"换成"我就知道你会是一个乖孩子",或者把"你就不能好好做作业吗?"换成"我相信你是一个很认真、有效率、立刻行动的孩子"。

在不断的正面暗示下,孩子才会成长为你想要的人。


4、不吝啬对孩子表达爱

千万不要害羞对孩子说"爱",即便我们小时候很少听到。也不要忽视爱的力量,


我们不想活成父母的样子,不想让我们的孩子再一次面临着我们当年受到的语言伤害。

用温柔的力量代替火冒三丈的力量,你会发现愤怒不堪一击,温润的态度、和善的语气是最强大的武器。


爱,请从好好说话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