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越來越有底氣

中國徐州網-徐州日報(徐報融媒記者 魏寧)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四新經濟”,這是徐州產業發展錨定的主攻方向。

從歷次項目觀摩點評會來看,從傳統項目到新興產業,徐州產業轉型步伐不斷加快,產業層次不斷提高,產業水平不斷提升;從一片片建築工地到一個個繁忙的生產車間,各地狠抓項目建設、推動產業發展的氛圍更濃、成效凸顯。

如今,徐州產業發展方向越來越明確,信心越來越堅定,底氣越來越足。

■底氣何來? 從一花獨放到春色滿園

位於徐州高新區的徐工消防生產車間,一派繁忙景象,智能化生產線上正開足馬力生產。徐工消防智能製造新基地佔地340畝,總投資25億元,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按照智能工廠的標準設計,建成下料、結構、裝配、測試4大智能製造單元,14條智能化生產線,關鍵設備聯網率和智能化率高達85%以上。2019年12月建成投產,可實現年銷售收入50億元。

如今,徐工消防已成為國內研發、生產、銷售特種消防車及高空作業平臺等產品於一體的專業化製造企業。徐工消防安全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前進介紹說,徐工消防將發揮集聚效應,進一步帶動周邊的配套企業發展,促進區域產業集群發展。

如果說,裝備與智能製造之於徐州,基礎更加紮實,發展步伐更為穩健,那麼集成電路與ICT產業之於徐州,則是從無到有,逐步實現集聚發展。

在徐州經開區,一個以半導體產業集聚為主的鳳凰灣電子信息產業園愈發引人關注。江蘇天科合達半導體有限公司便位於其中。這是一家集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晶片研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依託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技術支持,公司生產的碳化硅單晶襯底材料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項目一期150臺碳化硅單晶生長爐及其配套設備已於今年3月運行投產,可實現年產碳化硅襯底4萬片,預計今年銷售額破億元。

圍繞強鏈補鏈延鏈,處在產業鏈上游的天科合達與園區內多家半導體企業達成合作意向,正積極構建半導體生態產業鏈。江蘇天科合達半導體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平表示,企業作為第三代半導體的龍頭,可以帶動下游企業入駐,在徐州形成一個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甚至是第三代半導體的產業集群。

如今,在鳳凰灣電子信息產業園,園區積極深化與中科院微電子所、中科院物理所的戰略合作,重點突破一批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將徐州打造成為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新高地。

目前,徐州各縣(市)區錨定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產業發展主攻方向,結合自身實際,確立了2至3個主導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推動產業集聚、做大做強。

■底氣何來?

從“單打獨鬥”到集聚發展

徐州在變,變在城市之美,變在產業壯大,更變在發展思路。

思路一變天地寬。市委、市政府未雨綢繆,著眼徐州長遠發展,提出發展裝備與智能製造、新能源、集成電路與ICT、生物醫藥與大健康四大戰略性新興主導產業,並制定了一系列專項扶持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這些年,從各地的發展實踐看,平臺意識越來越強,各類平臺載體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

在徐州經開區東湖醫學創新港項目施工現場,幾年前,這裡還只是停留在一張規劃圖紙上,如今塔吊林立,施工進度不斷加快。創新港項目是東湖醫學產業園的核心區,佔地188畝,覆蓋醫藥研發、細胞製備存儲及治療、高端醫療設備製造、精準檢測及診療、醫學創新概念驗證和產業發展生態等六大類別,預計2020年9月部分運營。

而東湖醫學產業園正是徐州發力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支撐,園區總投資16.3億元,重點發展前沿性生物醫藥技術、生物化學制劑、高端醫療企業研發生產等生物醫藥產業,全力打造生物醫藥漸進製造基地、科技創新基地和服務外包基地等三大基地。

平臺是項目的載體,這些年來,徐州把平臺載體建設作為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從“一城一谷一區一院”創新平臺到徐州綜保區、國際郵件互換局、保稅物流中心、淮海國際陸港等開放平臺,築巢引鳳來,徐州產業集聚發展的步伐正在加快。

產業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扶持。為推動新興主導產業加快發展,去年,我市制定出臺《關於推進四大戰略性新興主導產業發展的工作意見》。

打造以工程機械為重點的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群及世界級高端裝備製造產業中心,打造世界級光伏產業基地、世界級高端動力鋰電池(儲能)材料基地,打造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大硅片製造基地、全國重要的集成電路設備生產基地和封測產業新高地,打造區域性生物醫藥研發、製造基地和大健康產業中心……一個個發展目標令人振奮,產業前景值得期待。

根據產業發展規劃,到2021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15%以上,達到全省平均水平;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年均增速快於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速2至3個百分點,佔比達到44%左右,年均提高2個百分點左右。

底氣何來?

從摸索嘗試到保持定力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實施“工業立市、產業強市”戰略,在全市上下樹立起重抓項目、重抓產業的鮮明導向。

各地各部門抓項目的氛圍越來越濃厚、方向越來越明確、成效越來越顯著,各級幹部抓項目的方法更多了、本領更強了、信心更足了,這也是我市應對當前各種困難挑戰的最大底氣。

此次疫情是對產業發展質量的一次檢驗,傳統產業受到衝擊較大,新興產業遭受損失相對較小,這也充分證明我市這幾年抓產業的方向是正確的。

疫情期間,在江蘇淮海科技城,眾多電子商務、大數據等互聯網企業,特別是環保科技型企業實現了逆勢發展。園區內靈匠科技產值相比同期獲得了100%的提升;徐工跨境電商海外商機數量同比增長8成以上;新籤合同金額實現了高速增長;江蘇弗瑞仕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艾易西環保科技公司產值均實現了大幅提升。

作為把集成電路作為主營業務板塊之一的央企,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副總經理陸志鵬表示,徐州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集聚,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這進一步增強了中國電子加大在徐投入、加強雙方合作的信心。

信心+底氣,徐州產業發展蹄疾步穩。市委書記周鐵根在日前的觀摩點評會上指出,要運用系統化思路、集成化方法,精準謀劃產業鏈發展體系,聚力打造產業鏈集成體系,不斷完善產業鏈生態體系,加快推動戰略性新興主導產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