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線上還是線下?藝術培訓機構何去何從?(上)

藝術培訓機構對轉型線上認識不足

後疫情時代,線上還是線下?藝術培訓機構何去何從?(上)

藝術培訓

因為從事線上教育直播技術的開發和研究,也經常接觸一些藝術培訓機構圈子裡的朋友。作為一名技術人員,我自然會經常從技術發展的角度考慮商業模式的問題。接觸多了以後發覺,從事藝術培訓機構的人,對於技術,卻幾乎都是個門外漢。他們不關注、也不關心技術對於傳統藝術培訓的影響和衝擊;尤其對於線上藝術培訓,他們潛意識裡就認為線上藝術培訓,那還是很遙遠的事或者是不太可能的事,畢竟藝術培訓不同於學科類培訓,現有的技術條件還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

這種意識形態,讓我想起2003年非典時期,當電商逐漸興起的時候,一些傳統的行業認為網上做生意,這靠譜嗎?幾十年形成的慣性思維,已經讓他們適應了傳統的這種模式,再去變革,那就是瞎折騰!

這種慣性思維的可怕之處,就是很難下定決心去適應變革,造成的後果,今天來看,已經不言自明瞭。

所以藝術培訓機構在今天這個形勢下,尤其是疫情來臨時,他們可能還意識不到,一種新的模式、一種新的消費行為、線上線下的殘酷PK已經開始,而藝培機構還在憧憬疫情結束、重新開始。因為就如電商一樣,沒有什麼行業不被這個時代所影響!線上教育現在即使不是主流,未來也必然會成為趨勢。

所以說,這種固化的潛意識,是傳統線下藝術培訓機構轉型線上的攔路虎。

藝術培訓機構轉型線上的技術問題

藝術培訓機構不同於文化課教學,藝術培訓類學科一般是場景類教學培訓,諸如美術、音樂、創客、書法等學科,側重於實操,兼具理論教學,所以在進行線上教學的時候,技術平臺相對來說技術程度要高些。對於某些藝術學科,例如美術,不僅僅要求能通過線上進行視頻教學,同時對視頻的色彩還原度、視頻構圖比例等,都有些特殊要求。就因為這些,藝術機構在轉型線上的大潮中,顯得無的放矢。

後疫情時代,線上還是線下?藝術培訓機構何去何從?(上)

線上藝術培訓

但技術從來都不是攔路虎,技術總是在不斷進步。藝術機構轉型線上的這些技術問題,在今天來說,已經都不是問題,都有可解的辦法,所以技術問題不是藝術培訓機構轉型線上的障礙!

藝術培訓機構轉型線上的難點與核心

首先,我們應該搞清楚,線上教學不是簡單的選擇一個線上教學工具,就是線上教學了。線上教學涉及到的是線上獲客、線上教學、線上管理等一系列的流程,它是一個閉環。教學工具是基礎,核心是內容,難點是運營。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我們今天看到,一些教學機構,開始做直播。我想直播這種類型,更屬於線上獲客營銷的行為,而不是一種正常的教學的行為,直播平臺不適合作為一個常態化線上教學的平臺。我們說,線上教育核心運營的兩點,就是獲客、留存;獲客是開疆闢土、留存是集腋成裘。通過適當的方式,實現線上獲客,那是教學營銷的範疇。而留存,更多的是靠高質量的內容、更良好的線上體驗、更多的師生互動等穩定下來的。

線下轉線上,這是一個轉型過程。對於一個機構來說,轉型必然面臨著陣痛,但長痛不如短痛,應該要以積極的心態來迎接線上的時代。線上、線下雖然有很大的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教育的本質不會變。哪種形式都有優點、缺點,而我們所需要做的,無非就是揚長避短。要思考,線上的優點是什麼、缺點是什麼,怎麼做,無非還是招生、教學、管理等,方式變了、本質不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