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传承

一、书法的起源

关于中国书法艺术的起源,虽然现存的文献查找不出明确的记载,但是学者们可以在文字研究中获得某种线索。因为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装饰,故"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文"的引申义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自诞生起就十分讲究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了。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演,书法艺术的历史与汉字的历史一样悠久,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可合并为一个问题。

书法的传承

关于造字的传说,有文献记载:"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对此,有学着认为,文字作为语言的记录符号,是人类社会交际不可缺少的工具,它的产生只能以社会实践与约定俗成为基础,《荀子.解蔽篇》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因此不能说历史上的仓颉是文字的独创者,而只能视为独传者,大概缘于他对文字整理有特殊贡献而被记传下来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传说,如神农见嘉禾八穗而作八穗书,黄帝见紫气景云而作景云书,以及少昊作鸾凤书,帝尧作鬼书等,甚至有的从帖还真收入了他们的作品。然而神农、黄帝、少昊、帝尧皆传说中的上古人氏,历史上有无其人还悬而无解,因此,他们的书法作品显然是后人的伪托,不足为据。

书法的传承


目前我国有实物可见的最古老的文字为甲骨文。从甲骨文卜辞来看,当时人已特别关注刻字的美观,在很多练习书契的甲骨片中,有一片内容是从甲子至癸酉十个干支字刻在骨片的正反两面,竟然反复刻了数行,其中有一行特别规整,字既秀丽,文亦贯行,其他几行则刻得歪斜错乱,不能成字,且不贯行。故古文字,大师郭沫若先生认为这规整的一行是教师刻的,其他几行是徒弟刻的,在歪斜中又偶有规整且数字贯行的,显然是老师在一旁捉刀。如果这种推论成立的话,说明当时刻写者已注重书契的技巧训练,已经把甲骨文作为艺术美来加以表现了。

书法的传承


此外,还发现不少甲骨片在刻文的凹线内涂上朱砂或墨,有的甚至同一片上被涂以两色。董作宾先生认为,涂以朱墨,仅仅是为了装潢美观,和卜辞本身是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殷人这样做,完全是一种审美情趣。这种现象在后来的青铜器上也被发现,如春秋时代的《栾书缶》等,在刻文的凹线内以金错嵌。郭沫若先生认为,凡此均是古人审美意识下所施的文饰。中国文字作为艺术品之习尚,也就始于此。后来的学着如李泽厚等先生都同意这种说法。现在我们知道,甲骨文中就已出现这种审美意识下的产物,说明文字作为艺术品的时尚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很普遍了。所以我们说甲骨文是中国文字的起源,也是中国书法的滥觞。

二、书法的发展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从殷商到现代,可归纳为发展、成熟和繁荣三个阶段。

书法的传承

商代至西汉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期。这时的字体依次有甲骨文、金文和篆书。如今可以看到在甲骨文中有相当一部分习字作品,个别甲骨文的凹线内被涂满了朱砂或墨,金文中也有类似的现象,甚至还有些金文在线条上添加了虫鸟鱼龙等文饰。这些事实都说明当时已经非常注重书契技巧,视文字为审美对象来加以表现了。

虽然甲骨文、金文和篆书书契工具各异,字体也略有差异,但是它们具有基本相同的书法特征:一是结体繁复,字型偏重于象形;二是线条单纯,没有明显的粗细与形式变化。书法艺术主要体现在结体的造型变化。

书法的传承

东汉至南北朝书法艺术的成熟期,其起讫标志可看作汉隶的诞生和楷、行、草的定型。汉隶结体将原先篆书回环缭绕的写法加以打破,把浑然一体的字形完全割接开来,分别布局并简化。汉隶点画把等粗的线条,经过长短粗细和收放波磔的处理,产生出横、竖、撇、捺、点等新的形式。汉隶结体的简化和点画的繁杂,使书法艺术发展到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变化运动和空间构造来抒发书写者的情感,由此升华到高度抽象的线的艺术境界。

同时,在这个时期,张芝、钟繇和二王父子等人在汉隶、行书和章草基础上敢于革新,勇于探索,促进了楷书、行书和草书等字体的日臻成熟。

书法的传承

隋唐以后为书法艺术的繁荣期,字体不再有发展,书法艺术主要向书体多样化方面发展,力求在同一种字体上通过点画和结体变化,或疏或密、或长或方、或正或侧……创造出百花争艳的风格面貌,形成各种书体与流派。

以楷书为例,就有欧体、颜体、虞体、褚体、柳体、李(邕)体,等等。行草书写起来更自由随意,挥洒奔放,更能充分的流露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因此书体也就更纷呈多样了。它们有的沉浑雄健,气如幽燕斗士:有的婉约清丽,形同绝代佳人;有的浑穆逶迤,神似山村野叟;有的端庄凝重,貌似彬彬书生……其多姿多彩,犹如一座百花园,争相斗艳。

书法的传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