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是小行星轟炸地球后的殘骸形成的

曾經很長時間內,全球科學家都對月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持各種不同觀點,因為月球確實有很多難以合理解釋的現象存在,以至於我們甚至認為月球比地球更加的古老。那麼月球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

月球是小行星轟炸地球后的殘骸形成的

小行星撞擊

最終解決這個懸案的還是美國阿波羅登月以後,人類首次從月球上採集回來了月球岩石標本,並加以研究才最終確定的。據科學家推算,最早太陽系及各大行星形成的時候,地球是沒有月球這個衛星存在的。在初期的太陽系,各大行星形成以後,本來小行星帶的小行星是穩定運行的,但是當遇到龐大的木星跟土星引力吸引的時候,小行星經常會發生軌道偏離的情況。特別是在土星跟木星形成引力彈弓效應的情況下,大量小行星會拋向內太陽系,而這些小行星有很大的機率會因為地球的吸引力而砸向地球。此時的地球剛剛形成不久,是一個經常遭受小行星轟炸的行星。

月球是小行星轟炸地球后的殘骸形成的

撞擊

終於,有一天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撞上了地球,地球的一邊被砸的粉碎,大量的塵埃拋向了太空,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在接下來的時間內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又回到了地球上,但是還有大量的物質因為引力作用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月球。起初的月球是非常接近地球的,自轉速度很快,因為與地球之間的引力的相互作用,導致地球的地殼在面向月球的時候會發送輕微的隆起,從而也導致月球在接下來的時間內逐漸開始遠離地球。

月球是小行星轟炸地球后的殘骸形成的

月球

直到現在,月球與地球之間的相互吸引依然是導致地球上潮起潮落的一個重要因素。阿波羅登月計劃的時候,美國在月球上留下了一個反光鏡,從而地球上的人類能夠精確的測定地月之間的距離,經過長期的觀察研究,科學家們證實了月球確實在逐漸遠離地球。也許在若干若干年之後,月球將脫離地球軌道。不過這恐怕真的需要很長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