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理財的五大誤區

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芒格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農夫曾經這樣說,如果我要知道我會死在哪裡就好了,那麼我將永遠不會到這個地方去。這看起來是一個笑話,但事實上這裡包含著有非常深刻的智慧,那就是如果我們能夠避免所有錯誤的話,那麼我們一定會走向成功。

事實上所有理財成功的人也是這樣,他們不僅僅是做對了一些事情,而且還成功地避開了那些誤區,作為理財新人,有些誤區是一定要避免的,下面是作為理財小白經常會遇到的5個誤區,我們來一起看一下。

小白理財的五大誤區

第1個誤區:我的錢少,收入太低,理財也沒有用。可是在有錢人看來,錢少才是我們理財的主要原因,如果錢多,反而可能就沒必要理財了。學會好好管理自己的錢包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如果不具備這項能力,我們錢再多,也會變的一貧如洗。相信我們很多人都都瞭解《三國演義》,劉備剛剛起家的時候,那真的是一窮二白。將不過關,張,趙,兵不過幾千,但是後來由於他始終不放棄,最終三分天下,相反,在漢朝末年起兵的也有很多四世三公的袁紹、袁術這樣的人,家大業大,但由於不善於經營,結果很快就被滅掉了。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在保證生存的基礎之後,錢的多少並不是決定性因素,關鍵要看我們如何來使用它,一個學會量入為出的人才有能力獲得更多的錢,並且為自己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因此在錢少的時候,因為錢少就不去理財,這不是一個好的理由。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總會有錢多的時候,那麼在錢少的時候就應該給自己立下規矩,學會把收入的一部分儲存起來。不能成功的人通常有這樣一個特點:當他們需要去做某件事的時候,首先想到的,都是那些不該去做的理由,除非萬事俱備,否則他們絕不會邁出第1步。而我們真正該做的就是做能做的事情先做起來,行動力強的人和行動力弱的人,幾年之後他們的差距是會非常明顯的。

小白理財的五大誤區

第2個常見的誤區:認為理財就是在銀行裡存錢。當然,目前有這種想法的人已經是越來越少了,至少大家都會把錢放到某寶裡,享受遠遠高於銀行利息的回報。事實上我們知道某寶之所以回報率高於銀行的活期儲蓄,就在於它是一種基金。基金的收益率雖然沒有股票那麼高,但是相對穩定而且提取靈活。所以除了放在某寶之外。通過一些理財渠道購買一定數量的基金,對於求穩的人來說,也是一個比較好的理財方法。當然了,如果你的資產情況和年齡都讓你能夠承受一定的風險,而你又想追求一個相對高一些的收益的話,那麼股票也是可以考慮的。但是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至於如何相對安全的在股市中獲得比較高的收益,那就不是今天我們這篇所能覆蓋的內容了。


小白理財的五大誤區

第3個常見的誤區:還清債務是最重要的。很多人不喜歡欠債的壓力,而現在,無論是信用卡還是相關代替品都非常的好用,再加上年輕人普遍揹負著的房貸,所以我相信絕大多數人身上都是有一定的債務的。對於很多人來講,他們由於不喜歡欠債,所以一有錢就會想辦法先把債務還清楚。但是,在除去滿足我們生活所必須的開支之後,如果還剩下錢的話,應當把其中的一半存下來,而把另一半拿來用於償還債務。很多人都會覺得把債務還完了,身上的一個重擔就可以卸下來了,但事實上,如果我們把剩下的所有錢都拿來還債的話,那麼當我還清債務之後,會什麼也剩不下來。這樣一來,如果有些突發狀況或者好的機會的時候,我們手裡就沒有多餘的錢了。這就如同在一場戰爭中,我們過早的把預備隊全部用完。從而導致在接下來的戰爭中,我們可能會眼睜睜的看著敵人的漏洞,卻沒法組織有效的兵力對其進行突擊。因此一定要記住:生活之外的錢,一部分用於還債,另一部分要用來實現你制定的目標。


小白理財的五大誤區

第4個和第五個是截然相反的兩個誤區,一個認為理財就是少花錢,要勒緊腰帶過日子;另一個則是過分追求小確幸,在他們眼裡看來,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是,錢還在,人沒了。這兩種觀念,事實上各自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推向極端就不好了。

當然了,除了避開這些誤區之外,我們還需要一些紀律,來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財,更早地過上不為錢發愁的生活。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們會聊一聊小白理財需要遵守的紀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