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都不願意負責抄沈一石的家?

兆果讀書


當時的歷史背景:嘉靖皇帝改稻為桑搞不下去了,但是國庫虧空還得填,於是抄了沈老闆的家——大家都覺得沈一石做了這麼多年的皇商,即使不是沈萬三也差不到哪去。

沈一石本也是一個左右逢源的人,當時的時局也都看在眼裡,他是給皇帝大內賺錢的人,他的錢還有多少他最清楚。沈老闆的錢都哪去了呢?劇中沈老闆念給高翰文的賬目——大頭都被皇家拿走了,少部分,嚴家、楊金水為代表的太監繫統、歷任浙江和杭州的地方官(除了胡宗憲),都有份。

雖說清流和嚴黨爭斗的厲害,這是清流們倒嚴最好時候。但是高翰文是清流,他肯定會一五一十給京城內閣回報。沈一石的錢已經所剩無幾,牽扯到皇帝的事,誰還會想摻和呢



三點水的源丶


首先,我們要明白大明朝此時的局面。

被打死的周雲逸是這麼說的:

朝廷開支無度,官府貪墨橫行,民不聊生,天怒人怨

他的這句話,就相當於該劇的背景概括。

朝廷開支無度,缺的是銀兩,從開局就給我們展現了御前財務會議激烈爭吵場面,這就直接說明了朝廷的經濟問題很嚴重。

談到錢的問題,無非就兩個途徑,一個是稅收,一個是搞貿易。

向百姓課稅不能憑空增加,因為這是和人口及勞動生產率有關的,賦稅過重,只會逼反百姓。何況當時有些地方已經加增到了六年後!

既然百姓的路不好走,自然會走商人的路。

要發展貿易,就得有人得去辦,嚴嵩提出來搞對外貿易,外銷絲綢。歸司禮監負責的織造局當然責無旁貸,而習慣了搞鬥爭的這些蠹蟲們,哪有經商的頭腦。如果說嘉靖還算懂得多產絲綢要靠有多少桑田、多少織機的聰明人,那司禮監派去跟外國人談貿易的楊金水就是個好大喜功的門外漢。

生意談成了,就得有人去織布,這個人就是織造局在浙江的代理商人——沈一石。

而從沈一石處抄家抄出的信上,也可見一斑。

由此可見,沈一石這類商人角色是多麼的重要,朝廷用度靠他們,虧空要靠他們補,官員們還得乘機撈一把。

對於這麼一個會下蛋的雞,嘉靖會輕易地殺雞取卵嗎?抄了他沈一石容易,壞了規則了不就沒得玩了。

然後是海瑞,他的反對則完全是站在正義的立場。

如果說沈一石勾結著嚴黨爪牙想借著災禍賤買百姓稻田以種桑苗令人憤怒,那當海瑞看著他來賑災時,也轉為閉口不言。何況沈一石是自己出資賑災,無論其目的何在,都值得同情。

更為重要的是,海瑞認識到的是,沈一石並不是改稻為桑等一系列正規國策被荒唐執行時,該唯一背鍋的那一個,負責任的應該是那些決策者,甚至是嘉靖。

於是他說出:

他更擔心的是亡國,這是朝廷內部的腐敗導致的問題。

一個皇帝,為了國家,不想抄他。一個官員,為了國家,不想抄他。兩種不同的視角,兩種不同的考量,雖然殊途同歸,但過程卻大相徑庭。

願國為民!


卡通熱狗


清官一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