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5年,長江干線或新添240座過江通道!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長江干線過江通道佈局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主要佈局橫跨長江干線主要航道、具有交通功能的過江通道項目,對於連接洲島與沿岸、洲島之間的通道項目和不具備交通功能的跨江、沿江建築物,由省級發展改革委統籌佈局編制相關規劃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銜接後組織實施。


發展目標


到2025年,基本形成規模適度、資源節約的長江干線過江通道系統,建成過江通道180座左右,遠距離繞行過江、橫向渡運干擾航運、特大城市和主要城鎮化地區過江通道擁堵等問題得到進一步緩解,過江通道與生態環境保護、防洪安全、航運安全等日趨協調,總體適應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要求。


到2035年

,全面形成佈局合理、功能完善、保障充分、集約高效的長江干線過江通道系統,建成過江通道240座左右,沿線地區跨江出行更加便捷、物流效率顯著提升,過江通道與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一體銜接,與通信、能源等其他基礎設施有效統籌,與生態環境保護、防洪安全、航運安全等協調發展,有力支撐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佈局方案


到2035年,規劃佈局長江干線過江通道276座,其中四川省45座、重慶市75座、湖北省69座、安徽省32座、江蘇省41座、上海市3座、滇川界1座、鄂湘界2座、鄂贛界6座、贛皖界2座。


近期建設重點


2025年前,為滿足長江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南北交通運輸需求,在深入開展項目前期工作並做好相關規劃銜接的基礎上,重點推動實施79座過江通道。其中:


四川省(10座):


雞翅膀大橋、臨港掛弓山長江大橋、羅龍過江通道、納溪過江通道(大渡口長江大橋)、安富第一過江通道(河東長江大橋)、瀘州藍田過江通道(長江五橋)、瀘遵過江通道、新路口過江通道、合江新城過江通道(白沙長江大橋)、榕山過江通道(榕山長江大橋)


重慶市(17座):


市域(郊)鐵路跳蹬至江津線長江大橋、西彭長江大橋(支坪長江大橋)、小南海長江大橋、中壩過江通道、黃桷坪長江大橋、軌道27號線過江通道、重慶至黔江鐵路過江通道、黃桷沱大橋、長壽長江三橋、涪陵石沱長江大橋、涪陵龍頭港長江大橋、涪陵江北長江大橋、興義長江大橋、西沱長江大橋、雲陽復興長江大橋、奉節二橋、巫山長江二橋


湖北省(24座):


巴東長江公路二橋、興山至長陽高速公路過江通道、宜昌東豔路過江通道、宜都紅花套過江通道、枝江百里洲長江大橋、李埠長江公鐵大橋、觀音寺長江大橋、武漢都市區環線漢南過江通道、軍山長江二橋、武漢軌道17號線過江通道(青菱過江通道)、武漢白沙洲過江通道、武漢軌道12號線白沙洲過江通道、武漢軌道11號線三期漢陽段過江通道、武漢軌道13號線過江通道(小東門過江通道)、二七路過江通道、武漢軌道10號線二七過江通道、武漢軌道12號線丹水池過江通道、堤角過江通道、武漢軌道20號線過江通道、武漢軌道25號線過江通道(長江新城過江通道)、武漢軌道新港線陽邏過江通道、光谷過江通道、新港高速雙柳長江大橋、鄂黃第二過江通道


鄂湘界(1座):


監利至華容公鐵兩用大橋


鄂贛界(2座):


九江至小池過江通道、九江至黃梅過江通道


贛皖界(1座):


宿松至彭澤過江通道


安徽省(9座):


望江長江公鐵大橋、安慶海口長江公路大橋、池州長江公鐵大橋、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銅陵開發區過江通道、蕪湖北京路過江隧道、蕪湖泰山路長江公鐵大橋、馬鞍山長江公鐵大橋、馬鞍山九華路過江通道


江蘇省(13座):


錦文路過江通道、南京地鐵4號線過江通道、南京市域快速軌道過江通道、南京上元門過江通道、南京七鄉河過江通道、龍潭長江大橋、寧儀城際鐵路過江通道、潤揚第二過江通道、江陰第二過江通道、江陰第三過江通道、張皋過江通道、蘇通第二過江通道、海太過江通道


上海市(2座):


滬崇線過江通道、長江隧橋過江通道(軌道崇明線或公路)


鏈接:


長江干線過江通道佈局規劃(2020—2035年)


解讀《長江干線過江通道佈局規劃(2020—203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