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歇业,老板自掏腰包几十万发工资-“越是艰难越是要稳定军心”,杨浦老字号“一心斋”扭亏为盈渡过难关

不歇业,老板自掏腰包几十万发工资-“越是艰难越是要稳定军心”,杨浦老字号“一心斋”扭亏为盈渡过难关

晨报记者 张 益

“这里有点垃圾,来扫一下。”“今天准备了多少肉馅?”一大早,77岁的马旺林像往常一样来到自己经营了几十年的店里巡查。

马旺林是杨浦区著名老字号“一心斋”的第三代传承人。本来到了他这个年纪,应该吃吃玩玩享清福了,但老马坦言自己那么多年下来习惯了,“儿子一时还顶不上,我身体还可以,再顶两三年不成问题。”马旺林笑着说。

两个多月前,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一心斋面临生意清淡的窘境。马旺林自掏腰包,主动拿出100万元给员工发工资、给供应商结款。“越是艰难的时候,越是需要稳定军心。”马旺林告诉记者。

坚持营业,工资照发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众多准备在春节期间大干一场的餐饮店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其中也包括一心斋。“春节期间在我们店订的200多桌酒席全部退掉了,堂食生意也不行,最少的时间一天只有1000多元营业额。”马旺林说。

虽然生意惨淡,但一心斋照样每天营业,用马旺林的话来说,外面餐厅都关门了,我们再关掉的话,那些单身汉、一线防疫人员及清洁工等去哪吃饭?不仅如此,所有一心斋员工都留了下来,疫情暴发期间,马旺林安排员工轮流上班,不上班的安心留在员工宿舍休息。

店里生意虽一落千丈,但马旺林召集大家开会时宣布:“我准备了100万元,大家安心工作,工资一分不会少!”与此同时,他告知供应商,每月按时结款,不拖欠一分钱。

据了解,100万元中60%用来支付员工工资,40%给供应商结款。

一心斋共有60多名在职员工。每天上班的员工除了做好消毒、给顾客测温等日常防疫措施外,大家还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技术,“我让他们跟着大厨学习如何煎制牛肉煎包,这样以后忙起来时随时可以顶上。”马旺林解释道。

生意好转,渐趋正常

随着疫情的逐步稳定,一心斋的生意在3月中旬迎来好转。“上海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从一级调整成二级后,顾客开始多起来了。”马旺林告诉记者。尽管如此,整个3月一心斋的营业额只恢复到了五成左右。

虽然堂食还未安全恢复,但一心斋的外卖却做得风生水起。

马旺林说:“去年4月,有不少外卖平台的人过来找我,一开始,我没有答应,觉得外卖可能会影响堂食生意。后来他们三番五次地上门,我和员工商量后决定试一试。”于是,坚持了61年堂食的一心斋在去年正式上线了外卖生意。

一心斋开通外卖后的销量大大超出了马旺林的预期。记者在某外卖平台上发现,一心斋的月销量达到了惊人的近4000单,这也给马旺林吃了一颗定心丸,“外卖生意完全超出预期,而且很多顾客都是年轻人。”马旺林欣喜地说。而且他发现,外卖并没有影响堂食生意,顾客反而越来越多,“外卖上线后,也间接增加了我们的知名度。”

马旺林告诉记者,这个月一心斋的堂食销售额已经达到往年的八成水准,加上外卖这块的销售额,整体还略有盈余。

“夏天四大件”已上线

一心斋什么最有名?很多人会脱口而出:牛肉煎包。其实,除了牛肉煎包外,一心斋的“中国名菜”三黄鸡、酱牛肉同样名声在外。加上后来推出的牛肉锅贴,正好四样。“这四样是我们店卖得最好的品种,每天供不应求。”马旺林说:“每天能卖出煎包5000只、牛肉锅贴2000只、三黄鸡100只。”

最近上海的天气热了起来,一心斋适时推出“夏天四大件”——冷面、冷馄饨、刨冰、酸奶。

记者注意到,已经有不少顾客开始提前过夏,吃上冷面、冷馄饨、刨冰了。“我在这里吃了十几年了,味道好,价格公道。”市民周先生一边吃着冷馄饨一边说道。

据马旺林介绍,一心斋的冷面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所以一上市就受到了顾客的欢迎。“比如我们冷面用的花生酱绝对真材实料,用了80斤花生和20斤芝麻,炒熟之后,再当场磨成花生酱,成本要高于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商家。”

记者看到,一心斋光冷面浇头的数量就达到了11种之多。其中,传统的“三丝”浇头用的是牛肉丝,成本自然高了不少,口感也更为独特。

另外,店里的刨冰也保持了最古早的味道,10元一杯的价格已经十年没涨过了。“我们的刨冰制作工艺特别讲究,一般外面吃不到这个口感。”现在一心斋每天都能卖出100多杯刨冰,而销售最旺时,一天可以卖出1000多杯。

退休了要去环游世界

马旺林告诉记者,一心斋能稳定渡过疫情这道关,除了离不开自身努力之外,也要感谢很多人的帮助:“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一个口罩也买不到,更别提其他防疫物资了。这时,区统战部、区商务委、区投资促进办、大桥街道的领导多次上门慰问,并送上防疫物资,我特别感谢他们。”

马旺林说,自己虽然已经77岁,但身体一直很好,所以还坚守在一线。但老马也希望儿子(一心斋第四代传承人)能早点挑过大梁。“大部分要领他已经掌握了,但有些细节还处理不好,还需要锻炼。”

“每年我都会抽一段时间出去旅游,至今已经去过40多个国家了,等哪天退休了,我还要去更多国家旅游。”马旺林笑着说。

来源:周到上海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