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打死都不呆在北京”就越是“打死都不离开北京”!

2016年4月29日

随着2016年新一轮房价上涨周期的到来,尤其是北上深(广州掉队了)房价报复性上涨的时候,另一个声音“逃离北上深”又开始响起。

这个声音的响起源于一则广泛传播的新闻是“逃离北上广深的白领夫妇卖房回乡,深圳一房抵四房”,讲述了一对高学历夫妇卖掉深圳的房子回到武汉的经历。


越是“打死都不呆在北京”就越是“打死都不离开北京”!

一直有很多人总是有这种判断,房价将导致人口从一线高房价城市向三四线低房价城市流入,于是“逃离北上深”每次都会在房价大涨的时候越传越烈。

确实有一部分人真的离开了大城市,也确实在离开大城市的时候嘴上喊着“房价太高实在买不起”,但“房价太高”真的是“买不起”的真正原因吗?

中国商品房市场作为一个走完二十年历程的庞大而又活跃的市场,正在逐渐告别行政调控,走向“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市场的本质就是用价格来调节供需,价格就是供需平衡的砝码,当供应超过需求,价格就会下降,当需求大于供应,价格就会上涨,最终价格就会停留在供需平衡的位置上。

而房价就是商品房市场里供应和需求达到平衡点的数学标记,房价本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只有相对的高低之分,也就是说跟以前相比是高还是低。而房价一定是由市场的供需参与者共同博弈后维持平衡的必然产物。当房价在波动后趋近平衡的时候,一定是买的起房的权重和买不起房的权重是趋于相同。

通俗的讲,房价就是认为房价高的人和认为房价低的人在某一个价位上达到了平衡,让想买的人能够买到,让想卖的人能够卖出。更通俗的说,你认为房价高,那肯定还有认为房价低的人,你买不起并不代表别人买不起,所以,决定房价高低的标准就转化为买房人的收入的问题。所以,老师得出的结论就是房价越高的城市收入水平就越高。

于是,就能显而易见的得出如下的结论:“哪里的房价越高,哪里的收入就越高”!

所以就能从找工作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往一线大城市跑?答案很简单:因为那里有更多的优质工作机会,更高的工资水平,人才在那里有用武之地。

而房价高的一线大城市拥有近乎无可比拟的工资优势。就比如相对低端的家庭保姆来说,在北京月薪四千块钱包吃住还请不到好的保姆,但是在小城市里这样的保姆顶多就是一千多元的工资。

更严重对比的是,有些工作机会在小城市里根本没有挣钱的机会,但是到了大城市反而是收入高的职业,比如唱歌、演戏、模特等等。这类工作机会只能在大城市才能有用武之地。

因此,虽然高房价让人头痛,但挡不住颇具想象力的职场机会。尤其对于年轻人,在老家只能托关系才能找到当地人满意的工作,可是到了大城市关系已经没有了价值,反而是本事才是你立足的根本,我们看到很多在校的大学生就受到投资人的青睐,就是因为这些大城市给了年轻人掌握先进技术的机会。

就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愿意去高房价的东部大都市寻找发挥自己的空间,而中西部的众多中小城市,即使房价再低,恐怕还是缺乏足够的职场空间不能用高收入来留住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董藩老师对他的学生就这样说:“哪里房价高,就到哪里去工作。因为高房价反映出这个城市功能强大、有竞争优势、产业结构高端、人口规模大、市场机会多、收入高等基本特征。农村房价低很多人不去,一边往大城市挤一边骂。”

从历史上看,越是房价高涨的时期,就越是三四线城市人口向一线城市人口大规模流入的节点。而更为现实的是,越是喊“逃离北上广深”的几年里,越是北上广深外来人口流入最大的时期。这一点就像限购令,越是限购的房产就越会涨价,反之,那些不限购随便买的房子反而是房价下跌的压力巨大。

一线大城市有什么好?归根结底,无非跟人、钱、产业有关。全国最优秀的人才集中在一线城市、最有敏锐嗅觉和实力的资本机构也在那里,最受国家政策资源倾斜的高成长性产业(如金融互联网和高新科技)巨头也基本在活跃在北上深。人才作为未来市场竞争最重要的掠夺资源,只有在适应这种人才生长的环境下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而这种生长的环境,只有一线大城市才有机会。

那些在北上深拿着高工资的人,其实就是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这些人如果真的回到老家去,可以肯定的说,连个体面的工作机会都没有,

所以,那些喊着“逃离北上深”的人其实并不是真的想离开北京这些大城市,而只是发泄一下,他高喊房价高,本质上是对自己的收入水平不太满意,还抱有更高期望。可是能够让他们发挥自己特长的就只有这些大城市,如果让他们回到老家,能挣到他在北京工资的零头就不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