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遊轉手遊實為IP換皮?透支玩家情懷的遊戲公司能走多遠?

"情懷"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如果記憶裡的東西足夠經典、足夠令人難忘,那件事物就很容易成為人們心中的"白月光"或者"青春的縮影",日後只需特定條件就能輕易喚起人們的情懷,而現在遊戲公司就喜歡利用這點,經常在端遊IP改編手遊的時候打"情懷牌"!

端遊轉手遊實為IP換皮?透支玩家情懷的遊戲公司能走多遠?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哪款能成功喚起玩家的情懷,誰就有先一步勝出的幾率,但情懷牌真如大家所想那般好用嗎?也不盡然!

端遊轉手遊實為IP換皮?透支玩家情懷的遊戲公司能走多遠?

現在玩家越發挑剔,可選擇的遊戲也越發多樣,閱盡千帆的玩家對遊戲自然有自己的思考。玩家希望在手機上玩到記憶裡的經典,但如果單純照搬又或者大膽的創新都非上上之策。現實中不難發現,單純的IP照搬讓人覺得沒新意,而過於創新又覺得不是原來的味道,有打著情懷幌子的嫌疑……

端遊轉手遊實為IP換皮?透支玩家情懷的遊戲公司能走多遠?

劍網3手遊就是前車之鑑。論情懷噱頭滿滿,在MMO中,劍三絕對算得上頭部產品,但其手遊產品並沒有成功讓玩家買單。遊戲的玩法2.5D詬病已久,但安全區地圖看得見輕功功能還是3D建模,只是為了適應手遊玩法強行鎖鏡頭。為了手遊化連地圖都改小,顯然是從PC端移植過來,各種空氣牆讓風景黨表示差評,種種操作堪稱"負優化"。

端遊轉手遊實為IP換皮?透支玩家情懷的遊戲公司能走多遠?

端遊轉手遊實為IP換皮?透支玩家情懷的遊戲公司能走多遠?

由此可知,遊戲公司要想打情懷牌並不是簡單的IP移植,還是需要根據現狀進行"加減法"。劍三手遊的情況就是盲目自信情懷的作用,忽略了當下玩家的需要。遊戲要想成功轉型賣情懷,一方面要基於自己原來的IP效應,另一方面在轉型過程中,在不傷害情懷的基礎上進行升級。這方面,《天諭》手遊的案例就比較正面。

端遊轉手遊實為IP換皮?透支玩家情懷的遊戲公司能走多遠?

《天諭》為了手遊化,對不少方面進行優化,包括地圖迭代升級,呈現出更加精美動人的風景。不少參與首測的老玩家紛紛表示手遊版風景更上一層樓,相較端遊有了進一步升級,變得更為精緻細膩。包括劇情也更為靈活,把結局走向交給玩家抉擇,有著極高的自由度,也參與測試的玩家表示好評。當下PVX黨和佛系文化盛行,這方面的優化也很對玩家胃口。

端遊轉手遊實為IP換皮?透支玩家情懷的遊戲公司能走多遠?

端遊轉手遊實為IP換皮?透支玩家情懷的遊戲公司能走多遠?

不少創新性的黑科技也賦予在玩法上,比如捏臉系統中的調色盤,在同類遊戲中極為少見,也讓玩家在捏臉過程中的處理能夠更為細節,包括髮色的挑染等等。這次《天諭》手遊還推出雲捏臉功能,讓沒有測試資格的玩家都能率先體驗遊戲樂趣,而體驗過《天諭》手遊雲捏臉玩法的玩家,也對捏臉系統讚不絕口。當然,創新之餘,老玩家們最欣慰的還是端遊期間不少經典玩法都有所保留,並進行更適合手遊端的優化,如副本、翅膀方面的優化等……

端遊轉手遊實為IP換皮?透支玩家情懷的遊戲公司能走多遠?

端遊轉手遊實為IP換皮?透支玩家情懷的遊戲公司能走多遠?

總的來說,回憶再好不如現在可靠,遊戲公司如果真的想打情懷牌,也不能光靠情懷吃飯,仍需根絕市場需求進行改變。如果缺少玩家喜聞樂見的內容,光靠賣情懷而質量跟不上,終究是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甚至影響原有IP的口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