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毕业季,看新时期人才培养

2020年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无疑是中国经济的"黑天鹅"。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往年这个时候,大规模的春季招聘正如火如荼的开展,集中放出大量工作机会和实习岗位。在往年过半的大学毕业生拿到了满意的工作,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正常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也打破了春招的正常节奏。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增速减缓,使得我国实体经济面临巨大挑战,我国实体经济经营环境趋紧、下行压力加大,出现了增长放缓、结构性矛盾突出、效益下滑等诸多问题。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不少困难,此次疫情,中小企业更是遭遇毁灭性打击,大量中小企业挣扎在破产边缘。根据2018年国务院统计,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然而,今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首次超过800万人,"史上最难就业季"正在向我们缓缓走来。

"用工荒"也是近几年的一个热词,大量企业招不到满意的员工,目前如此尴尬的人才资源局面,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结构的问题。简言之,就是需求与供给不匹配。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大跃进"式的增长与专业技能教育的缺失。中国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数量从2005年的338万人一路暴涨至今年的800万人。而在中国整个教育体系中,专业技能教育一直以来都严重不足,现有劳动力供给难以满足技术类岗位的需要,而市场又难以消化如此巨大规模的高等人才。这就造成"要么求职者看不上企业,要么求职者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的矛盾局面。

其实,每到毕业季,大学生就业、择业压力都会成为舆论焦点。"学非所用"究竟是一种正常现象,还是一种资源浪费?大学生择业烦恼背后折射出怎样的问题,引人深思。其实我们所说的专业对口要分两方面看,一些注重培养通识人才、淡化专业界限的高校,其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较低是正常的,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则更应该关注对口率的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通识人才的需求比例仍然是少数。通常情况,作为少数的一本类院校应该注重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而高职高专甚至一些二本院校,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注重职业化培训和专业对口。遗憾的是,目前中国很多高校的定位是模糊的,社会的认知也存在偏差,因此出现了一种现象,本应进行通识教育的学校变得'职业化',本应进行职业教育的学校变得'空心化'。大疫之后,我们应该反思现有的培养模式,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培育模式逐步适应人力资源市场的实际需求,在经济体系加速与市场对接的同时,教育体系需要从供给为导向转型,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更多考虑市场发展的需求,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