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基本控制住了,你好找工作嗎?

我一個朋友,去年年底裸辭的,當時他嫌棄原來的公司收入不高,一心想換個更賺錢的工作。結果遭遇了疫情這隻“黑天鵝”,打亂了他年後重新求職的計劃。朋友最近告訴我,從2月份開始投遞簡歷,但明顯感覺不如以前找工作那麼順利了,有意向的公司要麼沒有音信,要麼電話溝通了以後就沒下文,能給面試機會的實在很少!

前幾天他剛參加完一家公司的面試,可自己報了期望薪資以後,就感覺對方面試官臉色變得難看,直覺告訴他這次肯定沒戲了!這就是疫情給人力資源市場帶來的潛在影響,個人從以下幾個角度剖析這個問題。

疫情基本控制住了,你好找工作嗎?

一、疫情是基本控制住,但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會持續顯現

有人會覺得,國內的疫情不是控制住了嗎?怎麼還影響就業?這樣想,恐怕是不太關心經濟的朋友。

第一,疫情目前影響的是全世界,世界是個大的地球村,只要疫情在全世界一天不消失,經濟全球化都會受到影響。我們國家的產業鏈也只是世界其中的一環,即便我們國內控制住了,其他國家沒有控制,我們的企業依然會受到影響。

第二,就單說國內疫情的問題,雖然疫情基本控制住了,但對我們產業的衝擊效應才剛剛顯現出來。比如許多企業復工以後,訂單恢復得比較緩慢,但是各種人力成本支出和房租支出等都還存在,所以經營上依然步履維艱。這麼說的意思是,經濟上的影響會有個“滯後效應”,並不是一定和疫情的控制保持同步。

疫情基本控制住了,你好找工作嗎?

二、疫情期間經濟形勢不好,“僧多粥少”求職競爭激烈

這次疫情發生以來,各行各業的日子都非常不好過,比如傳統服務業,能“活著”就是勝利,更別說要招聘人。又比如外貿行業,國內的疫情是基本控制住了,可國外的疫情還正在肆虐,絲毫沒有緩解的跡象,從工廠端到貿易公司,整個產業鏈全部受到了影響。我以前就在外貿行業工作過多年,找老同事打聽了下,去年底的招聘計劃全部暫停了,甚至公司已經開始了裁員。服務行業、外貿行業只是疫情下受影響最重的幾個代表行業,許多民營中小企業的日子均不好過。

在這樣的經濟大環境下,今年還是應屆畢業生的人數高峰年,超過870萬畢業生將走出象牙塔,進入職場。以及考慮到未就業的往屆生與海外留學生,今年社會求職者面臨的競爭壓力是非常大的。招聘需求減少了,求職人數卻相對增加了,我相信企業招聘官的要求自然就會更高,客觀上就給人感覺面試更難通過。

舉個例子來說:原來企業招聘一個崗位,是10個求職者來競爭,通過率1/10;現在同樣一個崗位,有15個求職者來競爭,通過率就降低到了1/15。能理解這一點,我相信大家也就坦然接受這樣的現實。

疫情基本控制住了,你好找工作嗎?

三、真正有準備的求職者,依然會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你要說感覺面試越來越難通過了,當然有上述提到的客觀因素影響,但是歸根到底,求職是依靠硬實力的。你的簡歷設計得再好,面試衣著再光鮮,都無法確保你可以拿到offer。

第一,能不能脫穎而出取決於你過去的經驗

首先,對不少社會招聘職位而言,企業更多關注的是求職者過往經驗的匹配性,即參與過多少對應的項目或者擔任負責人,做出過什麼樣可證明的工作業績等等。其次,對大學應屆生而言,如今的招聘行情下,企業也會優先考慮過去有過實習經歷,或者學生工作經歷多的候選人。無論是哪一種,有經驗就意味著減少了企業培養的成本,能更快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

第二,能不能脫穎而出取決於你擁有的核心技能

舉個例子,如果我去應聘人力資源崗位,除了經驗以外,我還多了寫作一項特別強的能力,那麼在求職過程中,我的競爭優勢就會更大。因為在任何企業,“會寫”總是比“不會寫”要強得多。也就是說,你需要有專業的技能,同時還有其他輔助的技能會更佳。

第三,能不能脫穎而出取決於你的臨場發揮

面試時你的表現也非常關鍵,對面試官提出的問題,你是否能讀懂其背後要考察你什麼,是否能有效地抓住其關心的點,並給予真誠全面的回答,這會直接影響你的面試成績。有些人實力確實挺強,就是臨場發揮不佳,導致錯過了這樣的好機會,確實是很可惜的。

疫情基本控制住了,你好找工作嗎?

相信機會總是會眷顧有準備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