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長征路 | No4:安順場 —— 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

重走長征路 | No4:安順場 —— 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

一路走來,去過的地方真是不少,有的已經忘記,有的還在眼前,有的恍如隔世,有的恍如昨日,而對於一個本碩都是學習歷史專業的我來說,重走長征路顯得尤為意義非凡,尤為值得紀念,尤為需要回味。可惜的是,前半程因為出差沒趕上,所以對我來說,是重走了半程長征路。紅軍的這後半程,從1935年5月3日軍委幹部團接受搶奪皎平渡任務開始,到10月19日中央紅軍到達陝西吳起鎮結束;我們的這後半程,從4月2日昆明出發開始,4月6日翻夾金山,4月12日到吳起,到4月13日抵延安結束。我們用10天時間走完了紅軍5個半月的路。


點擊回顧:


(四)4月3日:安順場 —— 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


古城會理一晚,休息得很好。按計劃我們一早出發,經西昌,直奔大渡河渡口——安順場而去,全程350公里。


重走長征路 | No4:安順場 —— 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


其實,當年紅軍離開會理後,經過涼山彝族聚居區時,還發生了一個著名的故事——劉伯承和小葉丹彝海結盟。由於幾年前,首長曾帶隊專門去過西昌考察,所以這次就直接略過了。


重走長征路 | No4:安順場 —— 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


記得那年考察,從成都乘車去西昌,路過石棉縣,在服務區休息時,當時的女縣長還專門跑過來看望,在服務區設了展示臺展示石棉特產,掛了規劃圖介紹石棉發展情況,還細心地給每個人準備了一盒洗好切好的水果、沏好茶的玻璃水杯,還記得那個茶叫老鷹茶。當時我們都覺得這個女縣長挺厲害、挺用心,應該有發展前途。後來果不其然,據說提拔了。


重走長征路 | No4:安順場 —— 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


一路很順利,中午時分到達了安順場。


重走長征路 | No4:安順場 —— 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


安順場,原名紫打地,緊瀕大渡河南岸,是大渡河中游河床急轉的地方,居於南北對峙的高山腳下的河谷地帶,兩邊都是幾十裡的高山陡壁,渡口就在這樣的深溝裡。


重走長征路 | No4:安順場 —— 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


1863年,叱吒風雲十餘載的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北渡未成,發出了“大江橫我前,臨流曷能渡”的嘆息,在這裡全軍覆沒。


重走長征路 | No4:安順場 —— 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


如今的安順場已開發成景區和旅遊小鎮,建築很新,保留了紅軍指揮樓、標語牆等遺址。而且還沿河種植了相當規模的果樹,看著像桔子或橙子,估計得有上千畝,問了一下原來叫做“黃果柑”。


重走長征路 | No4:安順場 —— 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

重走長征路 | No4:安順場 —— 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

重走長征路 | No4:安順場 —— 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


可惜的是,由江澤民題寫館名的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正在維修,沒有參觀成,但在首長的帶領下還是從圍板鑽進去,到工地看了看。館內布展已拆除無法參觀,館前的紅軍塑像依然巍峨。


重走長征路 | No4:安順場 —— 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


隨後,我們信步來到河邊,此處名曰“紅軍渡”。河水清澈見底,水流不急,看似可以遊得過去,可能是現在上游建了水庫,沒有紅軍長征當年的水大了。


重走長征路 | No4:安順場 —— 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


重走長征路 | No4:安順場 —— 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


站在河邊,遙想當年:


中央紅軍通過大涼山彝族區後,繼續向大渡河挺進。紅軍先遣隊經過一天一夜的冒雨急行軍,於1935年5月24日逼近了大渡河邊的安順場。同石達開相比,紅軍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這時大渡河已經進入了洪水期,河寬100多米,水深流急,難以跨越。


先遣隊的首長經過反覆研究,決定組織一支精悍的奮勇隊,乘坐從敵軍奪來的小船穿過激流,衝上岸去奪取敵人的工事。17勇士的名字是:第2連連長熊尚林,第2排排長羅會明,第3班班長劉長發、副班長張克表,戰士張桂成、蕭漢堯、王華亭、廖洪山、賴秋髮、曾先吉,第4班班長郭世蒼、副班長張成球、戰士蕭桂蘭、朱祥雲、謝良明、丁流民、陳萬清。


重走長征路 | No4:安順場 —— 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


當日上午9時戰鬥開始。熊上林等17勇士上了船,在嘹亮的軍號聲和口號聲中,劈波破浪,飛箭似地向河心駛去。敵人集中火力向小船射擊,一發炮彈打在船邊,掀起沖天水柱,浪花飛濺,船上的人衣服打溼了。這時候,南岸司號員驚呆了,情況非常危急,肖華同志挺起胸膛,親自吹起軍號。劉伯承司令員立即命令炮兵開炮,兩發炮彈,把敵人的碉堡轟了。


17勇士跳上岸,奪取了韓營山下河灘渡口工事,背水戰鬥,固守陣地。空船一返回南岸,孫繼先就帶著8個戰士和兩挺輕機槍、一挺重機槍、立即乘第二船過河。接著,楊得志帶領第三船戰士也過了河。渡船不停地往返南北兩岸,趕渡援兵。紅1營主力過河後,立即向山上的敵人發起進攻,搶奪敵軍陣地。


重走長征路 | No4:安順場 —— 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


之後,紅軍又尋得另一支木船,在安靖壩河邊又打撈起一隻沉船。第二天紅軍有了3只船,船工也增加到50多個。他們不顧疲勞,終日奮戰,僅用了三天的時間,就把一軍團第1師和幹部團渡過了大渡河。


5月26日上午,毛澤東、朱德等中央領導同志來到安順場,他們聽取了劉伯承等人的彙報,對如何使全軍越過大渡河的問題進行了商討。由於這裡水流太急,不能架橋,渡口又只有幾隻小船,往返一次需要將近一個鐘頭,要使幾萬人馬全部擺渡過河,大約需要一個月左右。而這時,敵人的尾追部隊已向大渡河襲來,形勢萬分緊迫,如果中央紅軍不能迅速全部越過大渡河,就有被分割在大渡河兩岸遭敵殲滅的危險。因此,毛澤東歸納大家意見,果斷決定奪取安順場北面320裡處的瀘定橋,後續部隊從瀘定橋過河。


這是一個戰略性措施,只有奪取瀘定橋,紅軍大部隊才能迅速渡過大渡河,避免石達開的命運,才能轉到川西會合四方面軍。於是,中央紅軍立即按照這個計劃開始了新的行動。


重走長征路 | No4:安順場 —— 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


而我們在安順場的參觀也告一段落,在銘刻“安順場”三個大字的大石頭前合影後,我們驅車沿河北上,向瀘定橋駛去。


坐在車上照舊要發朋友圈打個卡:


重走長征路 | No4:安順場 —— 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

本文由【戰略歷史研習社】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