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型碩士還是專業型碩士?碩博連讀嗎?怎麼選?

這是“投必得學術”推送的第46篇文章,專注科研技能和資訊分享!

關注“投必得學術”,可以看到我們所有乾貨和資訊!

這是筆者在微信群裡看到一位準研究生的提問,他正在為選擇研究生導師猶豫不決,所以我突然想到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讀到的一本書。當我們看到那些公園裡的嬰孩的時候,會羨慕他們學習走路、學習說話的樣子,即使跌倒、說錯也天不怕地不怕的,真是討喜,但是到了我們現在這個年紀,為什麼每打算往前走一步總是會擔憂、會害怕呢?我們擔心會做錯了選擇,擔心這個結果不是我們預期的樣子。在這本書裡,也許有關於這些問題你想要的答案。

學術型碩士還是專業型碩士?碩博連讀嗎?怎麼選?

這本書的名字叫做《終身成長》,作者是著名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領域的研究者,哥倫比亞大學威廉·蘭斯福德心理學教授,斯坦福大學行為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

書名已經很好理解了。從哲學的角度分析,人的思維模式可以分為兩種,一種認為人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有點類似於形而上學論,持這種觀點的人會把已經發生的事情當作評判一個人能力和價值的唯一標尺。他們對自己或者對別人的評價標準很清晰,非黑即白,非好即壞。所以他們認為成功的方向只有一個,於是擠破頭朝著這個方向前進。其結果則是,到了他們認為的成功的目的地,那麼這個人就是成功者,而如果沒有到達這個唯一的目的地,那麼這個人則是當然的loser。他們認為成功了就是成功了,因為這個人具備取得成功的天生的資質,而loser就是loser,因為他們不具備取得成功的天賦。

學術型碩士還是專業型碩士?碩博連讀嗎?怎麼選?

另一種則認為人的才能是可以通過訓練和培養來獲得不斷的改變與提升,有點類似於辯證方法論。持這種觀點的人,他不會糾結於已經發生的事情,不會迷戀或者拘泥於過去的成功或失敗不能自拔,而是會立刻收拾自己的情緒,繼續努力向前。他們認為成功並不是一個唯一的目的地,而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裡,他們欣賞天賦,但是更崇尚努力,學習了新的技能,拓展了自己的才能,做到了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優秀,就是成功了。奔著這個目標,他們不斷的努力,不斷提升自我。

分析了這兩種思維模式,你是不是有點明朗了?現在考研成績已經出爐,大家也都在緊鑼密鼓的根據自己的成績聯繫導師。但是現在問題來了。導師問:想做學碩還是想做專碩?導師問:想不想碩博連讀?其實做研究生,無所謂學碩與專碩,無所謂碩士或者碩博連讀,做研究生只是大家再一次提升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你可以選擇學術型碩士,多累積基礎理論知識。但誰又能說選擇專業型碩士來累積更多的實操技能不好呢?如果身邊的人都在勸你,多讀三年或者四年,拿到博士文憑,對將來找工作很有幫助。而你自己想要讀完碩士,提前三年或者四年出去闖一闖,實踐一下自己的技能,又有何不可呢?

學術型碩士還是專業型碩士?碩博連讀嗎?怎麼選?

“成功就是一個特定的目的地”這種思維雖然不一定是錯的,但對於大多數人卻是不適用的。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成功更應該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裡唯一的衡量標準就是你有沒有努力和學習,有沒有提升自己的才能。如果你覺得在這個過程裡,你沒有興趣去做某件事,那麼為什麼不轉變一下思維模式?在努力提升自己的過程中來培養興趣呢?

準研究生們,不必過多的糾結,還是那句話,“幹就完了”。

本文由“投必得學術”原創,歡迎關注“投必得學術”,帶你一起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