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項成果雙發《自然》,今年以來上科大於三大頂級期刊頻發高水平研究成果,祕訣在這

今晚,上海科技大學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和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兩項重大學術成果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同時上線。這是繼4月24日上科大兩項學術成果在《科學》在線發表後的又一“雙發”。

兩項學術成果雙發《自然》

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於奕教授課題組與美國普渡大學研究團隊合作,在新型半導體異質結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首次成功製備並表徵了二維鹵化物鈣鈦礦橫向外延異質結。

美國普渡大學博士後Enzheng Shi(師恩政)和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2017級碩博連讀研究生原彪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普渡大學竇樂添教授、Brett Savoie教授和上海科技大學於奕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152875007646042910.jpg

▲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於奕教授課題組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胡霽課題組和清華大學免疫學研究所祁海課題組、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鍾毅課題組合作,發現了第一條由神經信號傳遞(非內分泌激素介導)的中樞神經對適應性免疫應答進行調控的解剖學明確的通路。

清華-北大生命科學聯合中心2013級博士生張旭、清華大學生命學院2016級博士生雷博、上海科技大學生命學院2015級碩博連讀研究生袁媛、清華PTN項目2016級博士生張厲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清華大學祁海教授、上海科技大學胡霽教授、清華大學鍾毅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102096307033072159.jpg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胡霽課題組

此次兩項重要學術成果的取得,論文的共同一作均為上科大碩博連讀研究生,進一步刷新了今年上科大師生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記錄。

讓研究生“從科研中成長”

2020年的短短四個月以來,上科大在世界三大頂級期刊《自然》《科學》《細胞》發表的10項高水平研究成果中,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為該校碩博研究生的有8位,該校培養的青年科學家(含畢業後留校)5位,外訪生或外訪學者2位。

這些成果取得的背後,是上科大育人理念的顯現,是科教融合的有力印證。近四年來,上海科技大學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成果初顯,在校研究生的原始創新能力和整體培養質量正不斷提高。

建校以來,上科大始終遵循“科研中成長”的研究生培養規律,不斷探索有利於促進科教創新資源向人才培養聚集的新機制。2016年,經教育部同意,上海科技大學實施“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緊密圍繞國家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和上海科創中心建設需求,不斷深化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

一方面,學校積極拓展教學內容和方法,夯實研究生科研知識和能力。依據國際標準設計研究生專業課程,開展基於原始文獻閱讀和分析的教學,強化研究生對學術前沿問題和創新過程的理解。同時,鼓勵研究生導師積極承擔專業核心課程教學任務,根據國際科學前沿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科學視野。

另一方面,學校注重科研氛圍營造和實踐能力培養,鼓勵研究生成為拔尖創新人才。校方不僅鼓勵研究生積極參與重大科研項目,開展基礎性、戰略性、前沿性或交叉性科學研究,同時將培養研究生與上科大承擔的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科學設施平臺建設任務有機結合。

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會議、論壇均對研究生開放,使學生在潤物無聲的科技報國校園文化影響下,逐漸成長成才。

作者:李晨琰編輯:儲舒婷責任編輯:樊麗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圖:上海科技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