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殘缺

漫步於澳門的步行街市,身心都會感覺到從未有過的舒坦。雖然四周是步伐流動的景色,可是靜謐卻彷彿在他們身上貼了標籤,一切是那麼安詳,就連時間也是悄悄地流淌著,生怕驚擾了匆忙的人們。

如果留心觀察,你會在漫步的時候偶遇各種各樣的教堂與廟宇,在大多數的教堂中,要數名為“大三巴“的聖保羅教堂最為遙遠。相傳,在1637年這座教堂已經建立,也是當時整個東方最大的教堂。作為當時的風景名勝,它不斷地遭受外來侵略,如今,就已剩下殘存的部分,歷經三次大夥與百般蹂躪後,殘存的前壁成為人們回顧的平臺。這平臺,便是“大三巴牌坊”。

最美的殘缺

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像,時隔今日依然能看出技藝的精湛。那高超的建築與鑄造工藝,或許是因為牌坊的殘存才得以流傳至今

變的是人,不變的是景緻。每每看到大三巴牌坊今日的容顏,總是容易讓人不斷回想起過去,那曾有過的已逝去的繁華。然而,一種殘缺的美感就在這個瞬間被重新點燃。或許是無奈,或許是滄桑,可是,那種經歷滄桑後顯示出的美麗,就如同維納斯一般,有著蠱惑人心的魅力。

最美的殘缺

幾隻和平鴿繞著牌坊上空盤旋而落,閒適的步子走在大三巴牌坊腳下。也許,這便是某種程度上的新生吧。就在一瞬間,心絃被輕輕撥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