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藍谷2019年淨利增長逾兩成,將與比亞迪、長城抱團

4月20日晚間,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733.SH)(下稱“北汽藍谷”)發佈的2019年財報顯示,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235.89億元,同比增長30.3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201.01萬元,同比增長25.54%。

公告顯示,北汽藍穀子公司北汽新能源2019年銷量達15.06萬輛,位於中國純電動汽車銷量第一。同時,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隨著新能源補貼逐步退坡,2019年北汽新能源開始從最初10萬元以下的國民車品牌向12萬元以上的中高端品牌調整,其中,以EU5為代表的中高端車型銷量佔比超80%。

此外,北汽藍谷在公告中指出,2019年新能源汽車行業面臨三重壓力:一是汽車市場持續下行的壓力,二是新能源汽車補貼急劇大幅退坡導致市場信心不足產生較大市場波動的壓力,三是外資品牌、新勢力、國內傳統汽車企業紛紛進入新能 源汽車行業的競爭壓力。同時,新能源汽車企業內部面臨電動化及智能化技術創新、新一代產品研發、市場佔有的擴張壓力,新能源企業經營面臨巨大挑戰,但這是新興行業螺旋式向上發展的必經階段。

北汽藍谷2019年淨利增長逾兩成,將與比亞迪、長城抱團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3%和4.0%,這是新能源汽車首次出現負增長。北汽新能源在2019年銷量為15.06萬輛,同比下降4.69%。值得注意的是,自主新能源車企業績在一定程度仍依賴於政府補助。北汽藍谷在今年1月份發佈公告稱,該公司近日收到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財政審計局撥付的高精尖產業獎勵資金3億元。北汽藍谷在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中指出,2019年新能源汽車的退坡政策對新能源產業的當期發展速度產生一定影響:一是企業降本幅度不及補貼退坡的幅度;二是市場消費增量驅緩;三是伴隨著汽油車排放法規從國五向國六升級的要求汽油車價格大幅下降,報告期內對新能源汽車價格造成了壓力。

在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馬仿列看來,對於像北汽新能源這樣銷量高於10萬輛的汽車企業而言,常規的降本模式作用不大,必須通過進一步的技術進步實現成本較大幅度下降。目前,北汽藍谷正在加大對新產品新車型研發的投入,同時需求在技術上的突破,2019年其研發投入達15.45億元,佔營業收入比6.55%。“北汽新能源和比亞迪的電池合作也正在探討和評估中,合作探索也不僅僅在電池領域,在運營、技術等方面都有涉及。”馬仿列在2020北汽新能源全球夥伴大會上接受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內車企的合作是大趨勢,北汽新能源和長城也在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