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身份轉換 初心和使命不改

“身份的轉換,改變不了我永遠作為一箇中國汽車人的初心和使命。”8月11日,原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第十二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表示。

由於年齡的原因,徐和誼上週剛剛從北汽集團董事長的位置退下來。這是他退任之後,首次在公開場合現身並發表演講,提出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過冬突圍、良性發展”的思考。

北汽是中國最早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車企之一,率先獨立成立了新能源子公司北汽新能源,此前銷量常年位居國內前列,也即將推出全新高端新能源品牌ARCFOX相關產品。

對於ARCFOX,徐和誼充滿信心。“(ARCFOX的純電SUV)已經批量生產正式下線,很快要正式上市,我相信這款產品很快會對特斯拉Model 3 構成威脅。”徐和誼說。

然而,今年以來,深度調整的汽車產業又受到了疫情衝擊的疊加影響,新能源汽車市場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不過,徐和誼認為,在當前的寒冬之中,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經過這11年的深耕所培育出的市場之芽,產品之芽,產業之芽,已經體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第一,要以創新呵護市場之芽,更好地滿足用戶多元的需求。

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了兩大新的特徵:高端化和均衡化。高端化體現在產品級別、品牌結構等方面,消費升級帶來的中高端的新能源汽車需求,已經真正成熟。同時,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快速地轉向公私均衡。今年上半年,私人用戶佔比正在迅速的提升,已經超過70%;另一方面,新能源的物流車、換電的出租車等新的對公市場的潛力,也積極全面的釋放。這表明公司均衡的可持續的市場結構,正在快速的形成。

徐和誼認為,在技術創新方面,要加大對動力電池等關鍵技術的研發攻關,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成本下探到與傳統燃油車可比的區間之內,打破用戶接受的門檻。在創新模式方面,不僅要藉助國家大力推進“新基建”這個重要的契機,加快完善和激活消費者的充電、換電生態。還要圍繞著租購車、軟件更新、售後服務等全生命週期,探索靈活多樣的模式創新,為用戶創造更多的價值。

第二,以品質推動產品之芽,更穩地推動產品的迭代升級。

與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整體遇冷不同,市場產品的供給,卻如盛夏一般的繁茂。一方面,外資、合資品牌已經競相在發力,各自推出了旗艦產品,或開啟了新能源化的轉型大幕,或成為了支撐自身放量盈利的戰略車型。另一方面,自主品牌也在加速推進產品的迭代升級,造車新勢力延續既定的產品路線,相繼發佈新品。傳統的自主力量,不僅實現了由“油改電”平臺,到專屬的電平臺的轉型,全新正向的研發產品也佔領了市場。更通過發佈全新的高端品牌,走在引領下一代智能網聯、新能源產品的前列。

徐和誼認為,產品之芽的生長,關鍵的營養還是在於品質。在質量品質方面,要加快從低故障率、低維修率等基本門檻,上升到持續優化、改善用戶體驗的高級層次,進一步結合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屬性特徵、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的偏好,圍繞外觀、內飾、動力等,持續提升我們產品精品化的程度。

在科技品質方面,要深化智能、網聯化與新能源汽車的融合發展,推動更多智能交互、車聯網、智能駕駛等前瞻技術,在新能源汽車產品上搭載應用,為用戶創造更多的科技價值。

第三,以合作強壯產業之芽,更優地推進產業的共贏繁榮。

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有11年的成長積累,不僅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規模處於全球領先,更建立起了全球最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培育出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所以,這棵產業之芽,在當前的寒冬之中,顯示出了極強的生命力。

面向下一階段發展,徐和誼認為,一方面,要聚焦向內強核,通過更深層次的產業鏈的縱向合作,更廣泛的跨界的橫向的互補,實現整體產業鏈從全到大,再到強的可持續進化,不斷提升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核心硬實力。另一方面,要聚焦向外擴容,通過深化開放創新,聯合投資,平臺化的合作等方式,加速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深度融合。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