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无事多欢乐”,北宋徽宗多荒唐,让国家为他爱好埋单

从赵匡胤陈桥兵变夺权(960年),到陆秀夫负幼帝蹈海(1279年),宋朝存活了三百二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命的王朝之一。以靖康之变为分界,北宋一百六十八年,南宋一百五十二年。宋朝一直重文轻武,除了开国太祖皇帝外,后继皇帝给人感觉都是仁弱有余,刚猛不足。再加上几个不成器、败家的后代,直让后世惋惜不已。

本篇重点介绍北宋的败家皇帝宋徽宗赵佶。

“太平无事多欢乐”,北宋徽宗多荒唐,让国家为他爱好埋单

赵佶,为神宗赵顼第十一子, 神宗在北宋的九位皇帝中还是有一席之位的。他比较有开拓创新精神,重用王安石,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可惜几场和西夏战争的惨败,让他很受打击,郁郁而终,儿子哲宗继位,也是短命而亡,还没有子嗣。而当时还是端王的赵佶因为经常去宫里,对向太后请安问好,深得太后喜爱,结果皇位就给了他。

赵佶即位之初,还是很想向父亲一样,来一场变革,所以改年号为“崇宁”即推崇熙宁变法的意思,但是他根本不具备政治家的精明干练,反倒是一个艺术大家,笔墨丹青,诗词歌赋无所不能。

“太平无事多欢乐”,北宋徽宗多荒唐,让国家为他爱好埋单

作为一个皇帝,把自己的爱好置于国事之上,就是国家的大难了。

“太平无事多欢乐”,这是赵佶的人生哲学。再加上蔡京、蔡攸父子俩,一个说“陛下当享天下之奉”,一个说“皇帝应当以四海为家,太平为娱。韶华易失,何苦操劳忧勤,自寻烦恼”,赵佶更觉得应该及时行乐的好。

宋徽宗赵佶在位期间,除去昙花一现的建中初政还“粲然可观”外,其余二十多年是北宋政治史上最污浊黑暗的年代。他任由自己爱好放飞,喜好奇花异石,搞出来“花石纲”;喜好蹴鞠,身边都是踢球高手;喜好书法,蔡京书法一流;喜好敛财,自有人大把送钱。我们来一一列举。

第一,搜奇猎怪

向太后刚刚去世,徽宗就命最宠信的宦官童贯,在苏州、杭州设立造作局,专门负责为他制造和搜集各种珍玩。童贯役使数千工匠,制作象牙、犀角、金银、玉器、藤竹、织绣等物,无不备极工妙,曲尽其巧。除此之外,前代的书法精品、名画、彝器、砚墨,赵佶全都想法不惜重金弄到手上。他所收藏的古代钟鼎礼器有一万余件,且全都是商周秦汉之物。

“太平无事多欢乐”,北宋徽宗多荒唐,让国家为他爱好埋单

过几年,徽宗又指派朱勔在苏州设立应奉局,专门采集奇花异石,用船队送往京城供自己赏玩。这就是臭名昭著的“花石纲”。

而朱勔借采办之机,在民间肆意敲诈勒索,谁家有精致花木石头,差官就带兵闯入,贴上黄封强指为贡品,稍有不慎,便会以“大不敬”罪名罚款抓人。如果遇到的奇花异石分外高大,差官就一声令下,拆墙毁屋,将之搬出。因此,谁家被摊上征缴花石,如果不贿赂,往往被整得倾家荡产。

“太平无事多欢乐”,北宋徽宗多荒唐,让国家为他爱好埋单

强征而来的奇花异石装上船队,在淮河、汴河首尾相连,络绎不绝地运往开封,沿路仍蛮不讲理,不仅所有船只要为之让路,甚至还会因木石高大拆毁桥梁。

为满足徽宗的小小爱好,这种横征暴敛的行径长达20年之久,危害之深可想而知。这种行为也激起了江南的方腊起义。

征来的奇花异石往哪里放呢?自然就引出了徽宗的下一桩爱好。

第二,大兴土木

政和4年(1114年),徽宗在蔡京等人的撺掇下,开始兴建新延福宫。延福宫原来是一处供徽宗和后妃游乐的独立宫区,蔡京认为它过于狭小,便建议扩建,由童贯等宦官监造,将原来的宫殿扩大数倍,宫内不仅殿阁亭台连绵不绝,还凿池为海引泉为湖,里面遍布了名木怪石、珍禽异兽。

“太平无事多欢乐”,北宋徽宗多荒唐,让国家为他爱好埋单

新延福宫工程花费无算,奢侈非常,却还不是徽宗的“代表作”。

政和七年(1117年),徽宗又听信道士刘慧混康的建议,在开封城东北又建造“万岁山”。这万岁山方圆十余里,最高峰达八九十步,里面仿造各处名山大川的胜景,亭台楼阁,奇花异卉,飞禽走兽,数不胜数,工程历时6年才竣工完成,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难以想象。

万岁山属于道家八卦的艮位,在完工后,被徽宗命名为“艮岳”。

“太平无事多欢乐”,北宋徽宗多荒唐,让国家为他爱好埋单

第三,迷信崇道

徽宗对道教的痴迷登峰造极,他把兴盛道教作为自己的政治任务来抓。

政和四年(1114),徽宗颁布诏书,仿照宋朝官制,专门为道教设立先生、处士等官阶26级,后来又增设校籍、授经等八级道职和26等道官,给天下宫观道士授以职衔,正式用政府体制来管理道教。

政和六年(1116),徽宗又在京师设立13品道学,召所谓“有道之士”入朝研究、讲授道家经典,又命令各州县招收学道士徒,教授《黄帝内经》《老子》《庄子》《列子》,学生完成学业,可以参加道学考试,考取者授以道职,与科举取士制度一样。

徽宗还不满足,又授意道篆院册封自己,道篆院册封他为“教主道君皇帝”,从此“道君皇帝”便作为徽宗的专称流传下来。

徽宗在崇道之路上越走越远。宣和元年(1119年),他颁下诏令,竟将佛祖改成为“大觉金仙”,还要求全国寺院改成宫观,住持改为知宫观事,僧人改成“德士”,尼姑改成“女德”,并须改穿道教衣着。

两种不同的宗教,到了徽宗这里,生生地变了模样,荒唐不荒唐?

第四,风流好色

同前面三样比起来,徽宗的风流好色算是危害最小的爱好了。

原来在端王时,徽宗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轻佻放浪的形象。做了皇帝,更加无拘无束,皇宫虽大,但仍然限制了他的自由。他对宫中大量的后妃也慢慢厌倦,开始微服出宫猎艳,在宦官的安排下,在青楼酒肆间寻花问柳,他嫖宿名妓李师师的事更是传得满城风雨。

“太平无事多欢乐”,北宋徽宗多荒唐,让国家为他爱好埋单

第五,奸佞满朝

这样荒唐皇帝,自然就有与他互相唱和的奸佞之臣。徽宗朝的第一奸相,非蔡京莫属。

“太平无事多欢乐”,北宋徽宗多荒唐,让国家为他爱好埋单

徽宗朝有句民谚叫“打破筒(童),泼了菜(蔡),便是人间好世界”,“菜”指的是蔡京,“筒”则指的是童贯。

两人内外勾连,狼狈为奸民间称蔡京为“公相”,称童贯为“媪相”。

除了蔡京、童贯外,王黼、朱勔、李邦彦、梁师成、高俅、杨戬,也都是一帮宵小之辈,围绕在徽宗鞍前马后。

这些奸臣,刻意逢迎徽宗爱好,一面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一边明码实价,卖官鬻爵。

朱勔靠花石纲得到徽宗宠幸,不少财物落入自己腰包不计其数,在江南,官员只认朱勔而不知宋徽宗。李邦彦是有名的“浪子宰相”与市井无赖一般,没有正经本事。但他擅长把街市俗语编为词曲,说点笑话给徽宗听,还能踢几脚蹴鞠,却在徽宗朝大红大紫。而高俅会踢两脚蹴鞠,就得到了徽宗的赏识。

“太平无事多欢乐”,北宋徽宗多荒唐,让国家为他爱好埋单

由于君臣大肆挥霍,以致徽宗即位不几年,财政上就出现了严重的赤字,全年的赋税总收入仅够应付八、九个月的支出。那就想办法敛财。

于是,徽宗发布了一道命令,群臣不得提什么裁损开支的任何意见,否则重罚不贷!这条禁令在朝堂上张贴,在尚书省刻石立碑,以作警戒之用。

蔡京让其故吏魏伯榴把榷场货务公款数百万缗进献给赵佶,高兴得赵佶逢人就说:“这是蔡太师给朕的俸禄。”

蔡京的亲家胡师文任江淮发运使,把收购漕粮的数百万贯本钱进贡给赵佶,转眼就当上了户部侍郎。河北都转运使梁子美花300万贯公款,从辽国买来女真地方产的北珠献给赵佶,先升任户部尚书后,不久又当上了尚书右丞。

赵佶为了填满自己无穷尽的欲壑,挖空心思地寻找生财之道。他曾多次铸造大面值的当五、当十大钱;把茶税定额提高了好几倍;把原先由政府出钱征购的绢帛、谷物也改为无偿的榨取。

在他们共同努力下,徽宗不遗余力的腐化堕落,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宋王朝四处冒烟,八方起火。

政治的黑暗导致人们纷纷起义,大大动摇了北宋王朝的统治,起义被镇压下去了,宋徽宗赵佶虽然侥幸没有葬身于农民起义的烈火,但迎接他的却是王国颠覆的命运。

公元1127年,徽、钦二宗一起被金军掳走。金兵退走时,带走了大量金银财宝、仪仗法物、图书典籍、古董文物、百工技艺、倡优杂技人等,北宋王朝“二百年府库蓄积”为之一空。皇后、妃嫔宗室、大臣等两三千人也成为俘虏,随金兵北归。他们一路上受尽了金兵的屈辱折磨。而延续了168年的北宋王朝也至此宣告灭亡。

“太平无事多欢乐”,北宋徽宗多荒唐,让国家为他爱好埋单

徽宗被金朝封为“昏德公”,钦宗被封为“重昏侯”就是父子俩一昏再昏,虽然有讽刺贬低的意味,但也确实符合实际。

经历过靖康之变的宋人,都不会忘记这场民族的灾难、祸乱和耻辱。于是,就有了刻骨铭心的雪耻情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在南宋凝聚成了挥之不去的“恢复”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