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火爆的眾籌怎麼了?網友:用生命騙錢,良心不痛麼?

記得前幾年互聯網融資最火的時候,連樓下打牌的老大爺都會對眾籌有所瞭解,如今幾年過去了,火爆的眾籌怎麼了?

曾經火爆的眾籌怎麼了?網友:用生命騙錢,良心不痛麼?

眾籌 (Crowd funding) 一詞起源於眾包 (Crowd sourcing) , 是指以互聯網為媒介,向大量的人通過籌集許多小額資金支持一個項目或企業的做法。音樂家、電影製作人和藝術家們已經成功籌集資金並培養了眾籌意識。結合以上關於眾籌理論的探討,本研究的眾籌是指一種開放式的籌資活動,本質上是基於互聯網,以獲取實物或股權回報的方式,支持特定目的的初始項目。

曾經火爆的眾籌怎麼了?網友:用生命騙錢,良心不痛麼?

目前,我國眾籌網站推出的眾籌項目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1. “獎勵眾籌 ”又稱“回報眾籌 ”( reward - based crowd funding) ,直接表現形態類似於“團購 + 預售”,給投資人或支持者以產品實物和服務的回報。在項目沒有完全開始的情況下先籌資,在資金的驅動下把產品成功生產出來,並回饋給投資者。

2.“公益眾籌 ”又稱“慈善眾籌 ”( donate - based crowd funding) ,通過慈善發起人的公信力和系統的風控管理實現,投資人不期待任何回報。

3.“股權眾籌”( equity - basedcrowdfunding) 是指投資人將資金以股權方式投入籌款人的企業,並獲得一定比例的股權,在籌款人的企業上市、掛牌或被收購後取得相應收益。

4.“債權眾籌”( lending-based crowd funding) ,投資者對項目或公司進行投資,取得項目或公司一定比例的債權,未來獲取利息收益並收回本金。

曾經火爆的眾籌怎麼了?網友:用生命騙錢,良心不痛麼?

近期,受颱風“利奇馬”影響,浙江、安徽、山東等地受災嚴重,不少民間救援隊伍也第一時間加入搶險救災一線。8月10日,水滴籌等平臺先後上線“緊急支援利奇馬臺風災害”的眾籌項目,受到關注。不久,有網友質疑稱,該項目疑似假捐,其理由為:主要受災地臨海曾公開澄清未授權其他機構開展籌款;項目負責人自稱協調的救援隊中有隊員反映,沒有受到任何資助。實際上,這已經不是水滴籌第一次爆出負面消息,將目前的眾籌行業的不可靠程度又向深淵推了一把。歸根結底一句話,風險大,成本也沒想得那麼低,主要是有人從中謀利。

曾經火爆的眾籌怎麼了?網友:用生命騙錢,良心不痛麼?

國內眾籌融資存在的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首先,我國尚缺乏針對眾籌融資進行監管的法律法規。眾籌融資很可能踩踏非法集資的;其次,眾籌資金缺乏有效監督,在眾籌融資平臺上,投資門檻低,投資者分散,投資者相互之間一般沒有聯繫,對擬投資的項目或企業缺乏實際的瞭解,籌資者與投資者的地理分隔也使得投資者難以監督所投項目的業務運營狀況,這就大大增加了籌資者欺詐的風險;最後,眾籌投資者的保護難度大,投資者主要為分散的小額投資者,由於缺乏投資經驗和技術,自我保護能力差,大多數的投資者缺乏專業的判斷,對融資項目質量的好壞和投資風險沒有足夠的認識。這個行業若想懸崖勒馬,首先要處理好這些問題,才能贏回公眾。

曾經火爆的眾籌怎麼了?網友:用生命騙錢,良心不痛麼?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