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坏教育》改编于真人真事

法兰克.塔松:一丝不乱的头发,剪裁合体的西装,高大的身材,英俊的脸庞上始终带着和蔼可亲的微笑,风趣幽默的性格让他在工作中如鱼得水。

电影《坏教育》改编于真人真事

法兰克.塔松

同事们的知心人,学生们的人生导师。

法兰克是纽约罗斯林高中的学区督导,在他的带领下罗斯林高中的升学率全美排名第四,他和同事们的目标是将学校打造成为全美第一的顶尖学区。

学校到处展现出一种生气勃勃的景象。校董们对法兰克的表现非常的满意:由于学校的出色成绩也带动了周边的房价高涨,拉动整个社区的经济。

但出事了,他的好朋友,同在学校工作的潘葛拉肯在装修自家房子的时候,购买装修材料时用学校的公务卡结账,被举报到学校。

电影《坏教育》改编于真人真事

潘葛拉肯

法兰克拦下校董们准备报警的举动,平复了他们激动的情绪。从“学校的前途”出发,晓之以理,让他们不要声张此事。

最后学校对外宣称,潘葛拉肯感染重病,辞去行政经理的工作。

潘葛拉肯的事情犹如一阵风吹过,相关的人毫发未损。

但校报的学生芮秋在写一份关于学校建设的报道时,却发现了一只更大的“硕鼠”。

美国电影《坏教育》根据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学区窃盗案改编,法兰克和潘一共盗用罗斯林高中1100万美元。

电影《坏教育》改编于真人真事

《坏教育》海报

一个热爱工作,享受工作,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的人却偏离了轨道。

法兰克从第一次不小心刷了公务卡20美元,60美元没有人发现,到后来干洗衣物年花费将近百万,为了维持帅气样貌每年做拉皮手术,为情人购买房子,用起公款来就变得越来越心安理得。

法兰克的饰演者是“金刚狼”休.杰克曼,在影片中休.杰克曼挑战了大量的基情戏,为了与人物更加的接近,他剃去胡须,变成了一个生活特别精致的人,剧中,对着镜子涂起了眼霜。《卫报》更赞赏:“休.杰克曼的出色演出是电影里最大的王牌!”

电影《坏教育》改编于真人真事

涂起了眼霜

休.杰克曼这样评价饰演的人物:“或许他只是为了维持形象才撒了谎,但他的谎就像滚雪球一样,从一点小谎言竟然变成震惊全美教育界的最大弊案,真的很惊人。”

对金钱无尽的欲望断送了锦绣前程,当权力失去了制约,就成了个人中饱私囊的工具。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孩子们在学校里不仅仅接受知识的熏陶,还要学习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老师在孩子们心目是高尚的、值得信赖的形象。

电影《坏教育》改编于真人真事

校董

法兰克的行为激起了罗斯林高中家长和同学的极度反感。越是信任的人撒了谎,越让人愤怒。法兰克被判了12年的监禁。由于制度的漏洞,出狱后的法兰克享受着每年17万的退休金。

那些手握权力的人,如果能做到:上善若水。就是他周围人最大的福祉。

因为一个人带来的危机可能就是整个系统的崩溃,后果其实很可怕。


电影《坏教育》改编于真人真事

长按关注二维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