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滅絕之謎:恐龍為何在6500萬年前絕跡?

恐龍最早出現在2.4億年前的三疊紀,是地球上的第一代霸主,支配地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6億年之久。

恐龍滅絕之謎:恐龍為何在6500萬年前絕跡?

物種從誕生到消失,是生物演化的自然規律,不足為奇。但如此一個龐大的,佔據統治地位的家族,竟然跟其他很多物種一起,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滅絕,不得不令人感到懷疑。根據真實的佐證,科學家們提出了恐龍滅絕的假說

小行星撞擊地球說

中國古生物學和物理學家黎陽帶領團隊,在6534.83萬年前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K-T線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稀有元素銥,其含量超過正常含量232倍。這種高濃度的銥只可能存在於太空隕石中。

恐龍滅絕之謎:恐龍為何在6500萬年前絕跡?

故而,科學家們推測,當時有一顆直徑約10公里的小行星,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頭撞進了中美洲地區的海域。海水被迅速汽化,蒸汽向高空噴射數萬米。之後,洶湧的海嘯沖刷著陸地上的一切。海嘯力量引發了火山噴發。連鎖的自然災害,就這樣將恐龍等生物徹底掩埋。

氣溫驟降說

約爾格·法爾教授提出,地球在6000萬年前曾陷入一次強烈的宇宙粒子流“風暴”中。地球大氣中的粒子數量暴增上百倍,導致雲層增厚,降雨頻繁,氣溫驟降。

科學家人物,恐龍缺少抵禦嚴寒的皮毛,身軀又大都比較龐大,難以尋找到避寒的洞穴。同時,氣溫也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恐龍的繁衍。因為,白堊紀後期,恐龍蛋的蛋殼有變薄的趨勢,氣孔也要更少。

恐龍滅絕之謎:恐龍為何在6500萬年前絕跡?

洪水致死說

山東諸城有一條,由數千塊恐龍化石堆積而成的化石長廊。中科院高級工程師王海軍表示,動物死後沒有被及時埋葬,水流等外力使其骨架分離,才會出現這種狀態。

由於山東諸城近海且地勢低窪,科學家猜測,白堊紀時期,這裡曾遭遇過巨大洪水,洪水將恐龍大面積淹沒埋藏。

同樣的現象還存在於內蒙古二連浩特晚白堊世鴨嘴龍化石群、雲南祿豐川街恐龍化石群,以及四川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群。

恐龍滅絕之謎:恐龍為何在6500萬年前絕跡?

被子植物中毒說

有研究人員曾在四川地區出土的一批恐龍骨骼化石中,監測到了含量超標的砷、鋇、鉻、鈾等有毒元素,其含量比現代生物體內的正常含量超出數百甚至上千倍。因此,有科學家推測,恐龍可能滅絕於慢性中毒。

恐龍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漸大量被子植物所取代,其含有毒素。體型龐大的恐龍食用被子植物的同時,體內的毒素也在不斷增加,累積到一定程度後,恐龍就被毒死了。食肉恐龍也因吃了有毒的動物而殞命。

恐龍滅絕之謎:恐龍為何在6500萬年前絕跡?

不過假說畢竟是假說,再接近真相也不等於真相,畢竟沒有人能知道真相是什麼。你認為哪一種最可能是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