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潤四月,女兒必須要給自己父母買衣服嗎?有什麼習俗嗎?

張孔華


好多地方有這風俗,算是個說法。其實就是個由頭,子女孝敬父母給父母買件衣服,有沒有這個說法該買還是得買。

有這個說法,而且父母講究這個說法的還是希望自己閨女給買件衣服的。畢竟一群老太太跳廣場舞或者閒嘮嗑的時候,這個說自家閨女給自己買的褂子,那個說自己閨女給自己買了條裙子,就剩咱家老太太沒收到閨女買的衣服,只能默默不言語,那多尷尬!

沒有閨女的老人希望兒媳婦能把自己換位到閨女的角色上,給自家婆婆買一件,老人也開心不是。

一件衣服就能換到老人開心,家庭和睦,這是多美的事!


Hydawn


答題前得把題目中的錯字更正一下。“今年潤四月”的“潤”錯了,應是“閏”,即今年閏四月。

我國民間在閏年閏月流傳了一些習俗,但地方不同,習俗不一樣。大部分地區並沒有女兒必須要給自己父母買衣服的習俗,這可能是地方上獨特的習俗,也可能是商家的炒作,利用兒女對父母的孝心,打出孝心、溫情之類的牌子,推銷商品,在民俗風情上作文章,把一些傳統習俗擴大化。因此,現在的年輕人還是多瞭解一些傳統民俗文化知識,免得被一些商家牽著鼻子走,或者在別人後面跟風。

(父母健康平安,子女的心願)

中國民間忌閏年閏月,認為閏年閏月是比較特殊年份,尤其忌閏四月、閏六月、閏八月。民俗認為,閏四月兆荒年,也就是說這年的年景不好;閏六月不宜嫁娶,說該年是“寡婦年”;閏八月兆兵荒馬亂,俗稱為“殺年”,民間有俗諺“閏七不閏八,皇帝老子該殺”。在我國舊時的傳統民俗上,一般凡是閏年就有諸多的習俗,尤其在閏月比較講究。

比如,有的地方閏月孩子(不管男孩女孩)給送鞋的習俗,有的地方則是由出嫁的女兒要給父母親買雙鞋,都稱之為“閏月鞋”,主要是求得父母身體健康、平安的心願。按民間的說法,送給父母的“閏月鞋”,父母一定要在前一個月穿上才靈驗,也有的地方只要閏月穿上就行了。民間有俗語“閏月鞋,閏月穿,閏月老人活一千。”的說法,目的就是為父母增福增壽。送“閏月鞋”是我國民間講究閏月風俗習慣地區,比較普遍的一種習俗。

(閏月鞋)

又如,有的地方則有獨特的閏月習俗。有的地方為老人準備壽衣服、壽被、壽材,目的是祈福延壽;有的地方為老人提前修墳建墓,延年益壽,不過現在不提倡這樣做,把種墳墓稱為“活人墓”;有的地方嫁出去的女兒回孃家,俗稱“吃閏月飯”,目的是子女與父母團聚,讓老人身心愉悅;有的地方有婦女喝閏月茶的習俗;有些地方,孃家在閏月給外嫁的女兒送雨傘、蕉扇,寓意孃家給女兒遮風擋雨,祝福女兒家人財兩旺。如此等等。當然,有的地方已沒有閏月習俗,也沒有什麼講究了。

題主說,“女兒必須要給自己父母買衣服嗎?”對於這個問題,主要是自己怎麼看的問題,怎麼看孝道的問題。

(閏月女兒回孃家吃團圓飯)

民俗本來就是一種老百姓希望避過災禍,獲得吉祥和幸福的心理體現,是一種社會心理形態。很多人認為民俗大多帶有很濃迷信色彩,也就是這個原因。也就是說,在百姓的心理上覺得應該這樣去做,才能避過災禍,獲得吉祥和幸福。

民俗習慣不是強制性的,是一種從眾心理,也就是大家都這麼做,我也只能這麼做。即便在舊時,傳統民俗文化氣氛很濃的時代,信俗的人只是大部分,少數人也不信,並不按習俗中的規定動作去做,其實也沒有發生什麼事。比如說,過春節時,到別人家拜年,進門就說“恭喜發財!”或說“發財啦!發財啦!”難道這麼說說,別人家就真的發財了?這就是一種獲得吉祥的心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信則有,不信則無”,這句話也是古代說的。就拿現在來說,一些帶封建迷信色彩的民俗,在一些地方失消了,人們不再信了,不是一點事都沒有嗎?

(閏月給父母送鞋,為的是父母健康平安)

說到底,閏月流傳了一些民俗就是一種希望避過災禍,獲得吉祥和幸福的心理作用,一種生活中美好的願望。既體現了兒女對父母的孝道,也體現了父母對兒女的呵護。至於該不該給父母送東西,我想現在送東西的方式和途徑多種多樣。最後,用《增廣賢文》中的兩句話來結束本文:

“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不信但看簷前水,點點滴滴舊窩池。”


關山聽風


我覺得吧。想給父母買東西隨時都可以買。

如果在你們那裡有這種,潤四月給父母買東西的傳統習俗的話。可以買點。也許老人更高興。

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讓父母高興更是難得的一份孝心。

願天底下所有的父母健康長壽。

願天底下所有的兒女,都能有一顆愛心、孝心、耐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