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眼前一黑,頭暈目眩?你得知道這味藥食同源的中藥

天麻在我國有著悠久的藥用歷史,成書於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就對天麻有詳細的記載,並且將其列為上品。但“天麻”之名在宋代以前是沒有出現的,直到《開寶本草》的問世,才有“天麻”之稱的出現。

經常眼前一黑,頭暈目眩?你得知道這味藥食同源的中藥

但宋代以前的諸家本草對這味藥材也是有記載的,只是用的非“天麻”之名。其中《藥性論》稱天麻為“赤箭芝”、“定風草”;《神農本草經》稱天麻為“離母”、“鬼督郵”;《吳普本草》稱天麻為“神草”;抱朴子稱天麻為“獨搖芝”、“合離草”。

李時珍說:“赤箭以狀(形狀)而名,離母、合離以根異(根之奇異)而名,神草、鬼督郵以功(功效)而名。天麻即赤箭之根。”

經常眼前一黑,頭暈目眩?你得知道這味藥食同源的中藥

天麻入藥前需要經過炮製,才能更好的發揮其藥效。《雷公炮製論》中提到:“修事天麻十兩,剉安於瓶中。用蒺藜子一鎰,緩火熬焦,蓋於天麻上,以三重紙封系,從巳至未取出。蒺藜炒過,蓋系如前,凡七遍。用布拭上氣汗,刀劈焙乾,單搗用。”李時珍說:“此乃治風痺藥,故如此修事也。若治肝經風虛,惟洗淨,以溼紙包,於煻火中煨熟,取出切片,酒浸一宿,焙乾用。

經常眼前一黑,頭暈目眩?你得知道這味藥食同源的中藥

《本草綱目》記載天麻味辛,氣溫,無毒。主治:

1. 殺鬼精物,蠱毒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輕身增年。《本經》

2. 消癰腫,下支滿,寒疝下血。《別錄》

3. 天麻主諸風溼痺,四肢拘攣,小兒風癇驚氣,利腰膝,強筋力。久服益氣,輕身長年。《開寶》

4. 治冷氣㿏痺,攤緩不隨,語多恍惚,善驚失志。《藥性論》

5. 助陽氣,補五勞七傷,鬼疰,通血脈,開竅。服食無忌。《日華子本草》

6.

治風虛眩運頭痛。(張元素)

經常眼前一黑,頭暈目眩?你得知道這味藥食同源的中藥

李杲雲:肝虛不足者,宜天麻、芎藭以補之。其用有四:療大人風熱頭痛,小兒風癇驚悸,諸風麻痺不仁,風熱語言不遂。

李時珍雲:“天麻乃肝經氣分之藥。《素問》雲: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故天麻入厥陰之經而治諸病。按羅天益雲:眼黑頭旋,風虛內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定風草,故為治風之神藥。今有久服天麻藥,遍身發出紅丹者,是其祛風之驗也”。

天麻的果實即天麻子,俗名“還筒子”,可以定風補虛,功效同天麻一樣。據記載:用還筒子半兩,芡實半兩,金銀花二兩,破故紙酒浸,春則三日、夏則一日、秋則二日、冬則五日,焙研末二兩,各研末,蜜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溫酒任下,此能益氣固精。

經常眼前一黑,頭暈目眩?你得知道這味藥食同源的中藥

當今市場上出售的種植天麻有冬麻和春麻之分,冬季採挖的天麻即冬麻,春季採挖的天麻即春麻,一般來講,冬麻的質量要優於春麻。

文末友情提醒:本文不構成用藥建議,主要目的是普及中醫藥相關知識,使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運用中醫藥進行養生保健、防病治病時有一定的理論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