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需高度重視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受制約的因素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孫文軒)數字經濟成為今年各方關注的重要話題之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營造良好數字生態,建設數字中國。3月9日晚間,新京報舉辦“2021兩會新京報經濟策 建設數字中國,產業如何數字化發展?”論壇。邀請相關代表委員、專家學者就相關話題進行討論。

在談到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現狀時,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通信專家鄔賀銓表示,首先目前數字經濟有很多種衡量方式,還沒有統一的定義。除了從數字化經濟規模上面來看以外,他認為更多的還是強調一個國家的數字競爭力。

“中國面向消費的數字化轉型走得是比較靠前的,但是產業數字化的轉型還是滯後的,而且服務貿易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需要進一步推動信息技術跟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核心技術仍然受制於人,會制約我們國家數字經濟的發展和安全。此外,中國在數字化的軟環境培育方面(包括勞動力的數字化素質和數字資本存量在資本總存量的佔比)相比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

他表示,發展數字經濟需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結合,企業是主體,政府營造發展環境的作用必不可少,需要有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治理模式。“十四五”是我們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也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期,需要高度重視我們國家數字經濟發展受制約的因素,加大創新力度,營造發展生態,迎接數字經濟發展前所未有的機會和挑戰。

校對 楊許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