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恢(今山東安丘石埠子鎮人)訓虎還是童恢馴虎?

《後漢書·循吏傳》中有“童恢傳”一篇,記載了東漢不其縣(治所在今青島城陽)縣令童恢仁政,德化猛虎的故事。

童恢(今山東安丘石埠子鎮人)訓虎還是童恢馴虎?

原文是這樣的:民嘗為虎所害,乃設檻捕之,生獲二虎。恢聞而出,咒虎曰: 天生萬物,唯人為貴。虎狼當食六畜,而殘暴於人。王法殺人者死,傷人則論法。汝若是殺人者,當垂頭服罪;自知非者,當號呼稱冤。 一虎低頭閉目,狀如震懼,即時殺之。其一視恢鳴吼,踴躍自奮,遂令放釋。

釋義為:不其縣百姓曾遭受猛虎之患,童恢以圍欄予以捕捉,結果活捉了兩隻老虎。童恢對老虎喝道:天生萬物,人最高貴;作為虎狼,當以六畜為食,而不能殘暴人類。王法規定,殺人者死,傷人者以法論處。你們兩隻老虎,誰吃了人,應該低頭負罪,如果不是你吃了人,可以大叫喊冤。話音剛落,一隻老虎低頭閉目,像是很害怕的樣子,童恢馬上下令將其殺死。另一隻老虎對著童恢吼叫,並蹦起來喊冤,童恢就釋放了他。

童恢(今山東安丘石埠子鎮人)訓虎還是童恢馴虎?

歷代古籍、方誌,對於此事的記載,多用“童恢馴虎”,即墨城陽交界處有山名為“馴虎山”,1949年5月青即戰役中還有“馴虎山戰役”。

但是我更想用“訓”字。童恢德化萬物,連老虎都可以被感化。其事蹟猶如韓愈之“祭鱷魚文”,韓愈牧潮州,對江邊誦“祭鱷魚文”,鱷魚則離開此地,再無災禍。“訓”字更能從側面體現童恢的仁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