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双胞胎妈妈”叫谢娜,别人同款同色,她却“不按常理出牌”

在户外带宝宝活动时,看到别人带着两个穿着打扮相同的宝宝,心里往往十分的羡慕,他们往往出场就是热点,周围人的眼光总是会多停留几秒,看看一模一样的两个小家伙哪个是老大哪个是老二,孩子的父母有时候还故意让大家猜大小,这个可是有难度的,毕竟无论是衣着还是长相都那么相似。当然也有人反着来,比如有一对儿双胞胎女儿的谢娜。

有种“双胞胎妈妈”叫谢娜,别人同款同色,她却“不按常理出牌”

从她在社交平台上晒出来的照片可以看出,两个宝宝的衣服样式、颜色经常不一样。她这样穿搭,除了很容易分出姐姐和妹妹外,还有其他用意。原来她是根据两个宝宝的性格来给他们穿衣打扮的。性格比较活泼的穿了短袖和牛仔裤,而性格文静的,穿了裙子。

谢娜这样的做法真是一举两得,首先是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给予孩子不同的服装表现,同时也便于区分。这种做法见微知著,很值得双胞胎妈妈们借鉴。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双胞胎家庭怎么处理两个孩子的关系呢?

有种“双胞胎妈妈”叫谢娜,别人同款同色,她却“不按常理出牌”

双胞胎为何总是“战火不断”

双胞胎家庭中战火纷争的情形明显和二胎家庭不同,燃起战火的频率也很高,原因有几个方面:

1)不同阶段,表现不同

在不同的阶段,双胞胎之间发生纷争的表达方式也不同。之前有个新闻,两个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就互相拳打脚踢。宝宝出生后,他们虽然不会表达,但是可以像在肚子里那样互相撕打,这个时期,他们可能只是好奇心驱使,并没有真正撕“打”的概念。

宝宝大一些后,他们看到对方手里的玩具、食物,即使自己有,总想去争抢,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还欠缺控制能力,所以或出现这种情况。

宝宝到了快上幼儿园的年龄,无论是语言发展、行动能力还是情绪思维,都有了质的飞跃,两个孩子可能因为父母对待他们细微的差别引发情绪的愤怒、嫉妒,进而发生冲突。

有种“双胞胎妈妈”叫谢娜,别人同款同色,她却“不按常理出牌”

2)想要获得关注

不管父母有意无意,在具体事件的处理上,针对两个孩子,难免出现一个孩子觉得自己被忽略的情况。比如他们会争夺妈妈的怀抱、争夺和妈妈第一个说晚安。这种争夺的失败者,往往会觉得自己被忽视,自己的内心情感需求没有表达出来,实际上这是孩子为了获得父母的注意,然后将情绪发泄在另一个孩子身上。

3)诉求不同

孩子个性不同,需求也就不同,他们有的喜欢安静,有的喜欢打闹。哥哥在安安静静的看书,弟弟觉得自己孤单没人玩,想要去找哥哥一起玩,而哥哥觉得弟弟干扰了自己,弟弟觉得哥哥不和他玩,两个人的表达不在一个频道上,因此也会发生冲突。

有种“双胞胎妈妈”叫谢娜,别人同款同色,她却“不按常理出牌”

父母该怎么做?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每个孩子不仅是一个生命个体,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一个人,一个有思想、有着丰富情感和需求的独立的人。”

就像谢娜的做法那样,父母要尊重孩子个体的独立性,正确处理两个孩子的关系。

1)统一阵营,保持冷静

遇到孩子发生纷争,父母保持冷静是前提。两个孩子在你争我抢,父母首先自己就生气、发火,只会火上浇油,导致问题更加复杂。

就算是一胎家庭,我家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因为没有满足需求在地上嚎啕大哭,奶奶心疼孩子,说由着孩子来;爷爷指责奶奶,让奶奶不要管;队友指责孩子,乱提要求;我则是一边安抚孩子,一边觉得自己在一片混乱中快要爆炸。实际上,好的办法是家里人统一步调,由一个人来处理他们之间的纠纷,免得情绪传染,引起失控。

有种“双胞胎妈妈”叫谢娜,别人同款同色,她却“不按常理出牌”

2)保持中立,不偏不倚

《镜中孤独:心理治疗中的双胞胎》一书中,作者曾提到:

“把你的每一个双胞胎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

双胞胎之间发生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希望更多获得父母的关注,一碗水端平,不失为处理这种问题的好办法。父母要经常问问自己,是否有更偏爱某个孩子的心理,这样在面对两个孩子的冲突时,才能保护孩子不受到伤害。

有种“双胞胎妈妈”叫谢娜,别人同款同色,她却“不按常理出牌”

3)设立界限,强化规则

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才开始设立规则,为时已晚。这时他们内心更多的是关注事情本身,对规则是排斥的。父母在日常的教养中,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的途径,告诉孩子一些相处的规则,比如,某些东西是他人的,使用需要经过对方同意;共同的物品需要分享等等。还可以给他们自己的宝物箱,放置属于自己的物品,形成边界意识和权属观念。

《镜中孤独:心理治疗中的双胞胎》一书中,作者还说:

“家长应该在双胞胎发生冲突时积极参与,并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

双胞胎宝宝之间永远有无法割舍的感情纽带,他们相爱相杀,父母需要因材施教,处理好他们的关系,帮助他们和谐相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