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後浪前浪,他們都沒說到點上

關於後浪前浪,他們都沒說到點上

關於過去兩天的“後浪”話題,雖然已經被各種文章刷屏,有批評有讚許,還有各種維度的二次創作,但是很可惜,有些觀點我一直沒有看到,所以覺得可以講一講。

1、這是一部主旋律的宣傳片,同時也是一個品牌的廣告,它無法完成“當代青年應該承擔什麼樣的社會責任”這個宏大的命題,它要製造一些標籤和符號,讓觀眾能夠直觀地瞭解B站是怎樣一種氣質,因此選擇的素材多數具有景觀性和新奇感,語言以煽動為主,展現出來的那些,如果我們反過來理解,是否就是B站的目標顧客最關注和渴望的那些呢?商業廣告,只講顧客愛聽的。在這樣一篇民族、國家、時代、自由、文明、權利這些詞語全都出現的演講稿中,公民和義務兩個詞語卻不見蹤影,是不是因為,B站通過大數據已然知曉,這不是他們的目標群體喜歡聽到的詞?

2、有人批評說演講稿通篇都是個人主義和享樂主義的濫觴,我倒不這樣以為,好幾個句子都提到了傳承、分享和改變,這是積極參與世界的意思,它迎合了年輕人改變世界的野心。但是這種迎合是危險的,它是沒有反面的,也非辯證的,它製造了一種崇高的、極致的、絕對力量的幻覺,若我無法改變世界,便是世界與我為敵,我生在陽光下,長在春風裡,若有人帶來陰影,便要戮力除去。我們不應當製造這樣的幻覺。​

3、這篇演講稿很糟糕,但是新一代的年輕人並不那麼糟糕,我很不認同那些將批評從文本和視頻本身蔓延到青年群體上的言論。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問題,任何群體中也必定是善惡交織的。善惡中屬於人性的部分,綿延千年,無甚長進,善惡中屬於社會性的部分,仍是要歸到社會。青年是未來的力量,他們會讓好的社會變得更好,差的社會變得更差,但是目前的這個社會,主導力量卻是在“前浪”手中,“前浪”不用心完成屬於自己的時代責任,現在開始就譴責“後浪”,在我看來,著實不妥。

4、這並不是一次社會大討論,爭來爭去的那些人,以“前浪”居多,很多年輕人,都只看到了B站的視頻,並沒有看到後續的討論,這是代溝所在。B站破圈了,“前浪”們的觀點卻沒有破圈,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前浪”們自以為說的都是對的,但“後浪”都是不會聽的。

5、還有一些,不說也罷。


關於後浪前浪,他們都沒說到點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