邋遢的媽媽+凌亂不堪的家,會養出怎樣的孩子?媽媽們想象過嗎?

邋遢的媽媽+凌亂不堪的家,會養出怎樣的孩子?媽媽們想象過嗎?

經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說自家孩子非常懶,每次玩完的玩具都不會收拾,也從來不幫父母做家務。

看起來好像都是孩子的錯,但其實孩子的背後,反映的卻是一個家庭的生活習慣。

邋遢的媽媽+凌亂不堪的家,會養出怎樣的孩子?媽媽們想象過嗎?

邋遢的媽媽+凌亂不堪的家,孩子會更邋遢

曉晨有個10歲的兒子,名叫森森。森森有一個讓曉晨特別頭疼的事情,就是隻知道弄亂屋子,而從不會收拾。

邋遢的媽媽+凌亂不堪的家,會養出怎樣的孩子?媽媽們想象過嗎?

有一次,曉晨領兒子去朋友家做客,發現朋友家非常乾淨、整潔。還看到朋友的兒子正在打掃自己的房間。

森森看到後,就跑過去問:“你的房間都這麼幹淨了,不用打掃了吧?”

曉晨覺得這是教育兒子的好機會,就上前對森森說:“你看人家還比你小呢,都知道收拾自己的東西,你再看看你自己,天天就知道嚯嚯。”

森森直接反駁曉晨道:“媽媽,你還說我?你看人家客廳、廚房多幹淨,你再看看咱家,你怎麼不打掃?”

邋遢的媽媽+凌亂不堪的家,會養出怎樣的孩子?媽媽們想象過嗎?

曉晨頓時啞口無言,突然意識到,兒子邋遢的原因都在自己這,兒子模仿自己,所以才會變邋遢。曉晨從這以後,不管工作多忙,都會把家收拾得整潔。

我們不難看出,邋遢的媽媽+凌亂不堪的家,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這樣的家庭不光會讓孩子變得更邋遢,還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響。

邋遢的媽媽+凌亂不堪的家,會養出怎樣的孩子?媽媽們想象過嗎?

邋遢的媽媽+凌亂不堪的家,會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1)孩子沒有秩序感

孩子在一個髒亂差的環境中生長,那就會將孩子天生的秩序感給破壞掉。當孩子缺乏秩序感時,孩子不管做什麼事,都會毫無章法,沒有規劃。

邋遢的媽媽+凌亂不堪的家,會養出怎樣的孩子?媽媽們想象過嗎?

體現在學習上就是經常錯題、漏題、考試做不完題等等;體現在生活中就是邋里邋遢、丟三落四。

2)孩子變得自卑

孩子自身或者媽媽穿著很邋遢,而周圍的小夥伴們穿的都乾乾淨淨、漂漂亮亮,那孩子就會開始變得自卑,甚至是被其他人嘲笑。

同時也會影響到孩子的社交圈子,以及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

邋遢的媽媽+凌亂不堪的家,會養出怎樣的孩子?媽媽們想象過嗎?

3)孩子缺乏耐心

孩子在整理的過程,其實也是磨練孩子心性的過程。如果孩子從來不會自己整理東西或房間,那這樣的孩子,通常做事也是三分鐘熱度,新鮮感過了就缺乏耐心了。

4)影響孩子的審美

一個邋遢的媽媽,肯定從不在意自己的穿著打扮和衛生,自然孩子就難有正確的審美。

但如果媽媽平時打扮很乾淨、有品位,那孩子耳濡目染,肯定也會形成自己的一套審美體系。不過媽媽們切記,不要打扮的太妖嬈。

邋遢的媽媽+凌亂不堪的家,會養出怎樣的孩子?媽媽們想象過嗎?

環境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所以作為家長,可以參考一下兩點,來給孩子創造出一個好的家庭環境。

邋遢的媽媽+凌亂不堪的家,會養出怎樣的孩子?媽媽們想象過嗎?

家庭環境對孩子很重要,家長可以這樣的做

1. 給孩子創造出乾淨整潔的家庭環境

3-6歲是孩子秩序感形成的關鍵期,所以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將家中收拾得乾淨整潔,做事有條理,同時也要注重自己的穿著打扮,切勿邋遢。

給孩子一個乾淨整潔的環境,孩子一定會模仿家長,變得不再邋遢。

邋遢的媽媽+凌亂不堪的家,會養出怎樣的孩子?媽媽們想象過嗎?

2. 帶領孩子一起做家務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的家務做的不好又耽誤時間,索性就自己來做,但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

孩子沒有得到鍛鍊,自然不會做,只有讓孩子參與到勞動中,才會更加珍惜整潔的環境,也會讓孩子更有參與感。

【硬核媽媽寄語】

有些媽媽認為自己的邋遢是因為沒時間、太累而導致的,但其實這只是習慣的問題。所以希望邋遢媽媽能夠從根本上意識到這個問題,就算為了孩子,也要做個乾淨整潔的媽媽。

【今日話題】

你身邊有邋遢媽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