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裡的典故:《歸妹卦》和“帝乙歸妹”

《泰》六五:

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歸妹》六五:

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吉。

帝乙,就是商紂王的父親,商王文丁的兒子。歸,就是“嫁”的意思,“妹”,指的是“少女”。

《周易》裡的典故:《歸妹卦》和“帝乙歸妹”

商王文丁時,西方方國首領季歷通過連年征戰,征服了周邊許多戎狄部落,周族領地得到進一步擴張,也因此遭到商王猜忌。文丁把季歷召到殷都,名義上冊封其為“周西伯”,即西方諸侯之長,實際上是把季歷軟禁起來,後又尋找理由將其殺害。

季歷死後,姬昌繼位,是為西伯昌。文丁去世二年後發動對商戰爭,與此同時,東南的夷方也先後同孟方、林方等部落叛亂,反對商朝。文丁的兒子帝乙為了避免東西兩線同時開展,於是決定用聯姻的方式來重新修好商周關係。姬昌也考慮到自己力量不足,同意了這樁婚事,“帝乙歸妹”一時成為商周重歸於好的美談。

《周易》裡的典故:《歸妹卦》和“帝乙歸妹”

《泰》所講的是天地相交、萬物相通、上下相交而志相同的同泰時局,其中隱喻了商周關係,商是統治者,周是諸侯國,上下不交,不利於兩國之民。而商急於平叛東南,週一時間有沒有足夠的力量抗衡商,於是兩國君主在“暫時和平”這件事上“志相同”。

《歸妹》所講的陰陽相交的天地大義,如果出征的話,有兇無利。至於“天地大義”這些說辭,看著特別像是和親使者是說辭。卦中說了,帝乙嫁少女為後,她的衣袖還不如陪嫁妹妹的衣袖好看,這裡體現的是後的美德。婚後的感情很好,這是很吉祥的。

《周易》裡的典故:《歸妹卦》和“帝乙歸妹”

關於《歸妹》的歷史,《詩經·大明》中曾有詳細的記載: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難忱斯,不易維王。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

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於周,曰嬪於京。乃及王季,維德之行。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國。

天監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於渭。造舟為梁,不顯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於周於京,纘女維莘。長子維行,篤生武王。保右命爾,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會如林。矢於牧野,維予侯興。上帝臨女,無貳爾心。

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

《周易》裡的典故:《歸妹卦》和“帝乙歸妹”

我們從詩文中可知,周文王的母親也是從商國嫁而來的,商周這屬於世代聯姻了。“大邦有子”,這裡的“大邦”指的是商,而周在當時自稱“小邦”。“俔天之妹”和“帝乙歸妹”,說的是同一件事,帝乙為了重修商周關係,再次把女嫁給周文王。再有武王之母,“纘女維莘”,可以體現出商周關係是,如果是“莘女”,則說明是兩國之間的“平等建交”。這個莘女,就是周文王之後,周武王之母。

西伯侯、鄂侯、鬼侯(九侯)為商末三公。紂王即位後,娶了鬼侯之女,因為其女不喜淫樂,被紂王所殺,鬼侯為愛女挺身而出也被紂王剁成肉醬。鄂侯據理力爭,也被紂王作成肉乾。西伯昌則在西岐厲兵秣馬準備推翻紂王的統治,紂王在崇侯虎的教唆下軟禁了西伯昌又想故計重施,無奈商國官僚腐敗透頂,周國大臣上下大點後,西伯昌又被放歸西歧。如果說“六十四卦”是姬昌在羑里推演的,很多事情都解釋不了,他是如何把後來給的事情寫在卦裡的呢?

《周易》入門:與初學者探討入門路徑

《周易》裡的典故:《大壯卦》和“王亥喪羊”

《周易》裡的典故:《既濟卦》和“丁武伐鬼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