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细节决定成败,职场人应该这么理解。

在做企业培训时,经常有人问到我一个问题:有人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也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那到底是要“不拘小节”还是要”注意细节“呢?好像都对,又好像都不对。

甚至有些管理者滥用这些管理教条,自己做不到的地方引用“成大事不拘小节”,要求下属时引用“细节决定成败”。搞得团队不知道要注意哪些细节,好像又到处都是细节,整天心惊胆战,怕犯错误。

其实,每一条管理原则都有它的使用边界,在边界之内是合理的,超出边界就是不合理的。所以,使用管理原则必须先弄清楚它的边界在哪?

到底是“不拘小节“,还是”注意细节” 我们来看看他的使用边界在哪里?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细节决定成败,职场人应该这么理解。

首先,这两条管理原则并不矛盾,反而应该同时存在,它告诉我们管理者,在做事业,带团队时,必须同时具备的两种相对思维:全局思维和重点思维。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细节决定成败,职场人应该这么理解。

1、战略看重点,重点关注细节,非重点不拘小节

许多人会感觉,战略是大公司的高层管理者需要关注的问题,如果是小公司,小职员哪要关注什么战略啊!其实战略就像那个古老的哲学问题,每个人都会面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只要你是一个市场主体,不论大小,你都要回答:你的定位是什么?你的客户是谁?你有什么优势?

战略思维就是重点思维:理论上,所有人都能成为客户,但战略上不可以这么想,必须确定核心客户是谁!理论上,你的产品有许多的优点,但在定位上,不能这么想,必须体现你的核心优势。

每个人的注意力总是有限的,公司的投入也是有限的,要强调细节,就只能在重点工作中的“关注细节”,重点工作之外就只能“不拘小节”。

五年之前,我带团队去西安一家汽车服务连锁企业考察,对方我们学习的榜样,通过五年的转型扩张,现在已经成为西安最大的汽车维修连锁了,单店平均产值,利润都居同行之首。

但是参观了几家店以后,我们同行来学习的成员就有点疑惑了,生意是火爆,但服务好像真不咋地,客户休息区简陋,也没有服务员端茶倒水,这些在同行看来特别强调的东西,这里都没有。

最后,与对方交流讨论的时候,同行们实在没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对方老总回答:我早已经看出来大家的疑惑了,我们都是做服务的,但这两年,我们的扩张速度太快,服务跟不上,怎么办,我们干脆改变了战略,强调我们的优势在于质量和速度。我们现在的钣喷速度比4s店还快,并承诺换油保养的时间,承诺质量保障。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质量与速度上面,连原来的美容技师,服务员都在学习保养知识,钣喷知识,除了上班,就是专业学习训练。慢慢地,客户休息区连倒水的都没有了,大家都忙啊。

每个人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企业的投入也是有的。如果每个地方都要注意细节,成本就会很高,效率就会很低。只有把全部注意力投入到战略重点上来,我们才能在核心优势上体现出专业细节,同时保证经营效率。重点之外,就只能不拘小节了。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细节决定成败,职场人应该这么理解。

2、用人用优点,优点关注细节,缺点不拘小节。

越是专业的人才,注意力越是专注,通常会忽略掉身边许多与专业无关的事情。形成了优点与缺点非常鲜明的对比。

早年前,著名的互联网开创式人物张树新在办公室挂着的管理理念就是:发挥优点,不改变缺点。今天,我们很多人也听说过马化腾是如何包容微信之父张小龙各种缺点的故事,从而一步步把微信做成今天的独角兽,这就是典型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同时,许多的用人高手,仍然保留着通过生活细节来观察一个人的人品或者价值观。如果这些细节被忽略掉,很可能造成用人上的人格风险。经常有董事长选拔高管时,必须到候选人家中考察,看候选人的父母关系,夫妻关系,孩子个性等,通过这些来衡量候选人的人格及价值观。

阿里蒋凡事件出来后,就有许多的故事来分析张勇对蒋凡只关注专业能力,而忽略了蒋凡的价值观细节,以致于造成了今天的结果。

虽然,我们今天才互联网环境下,强调把企业做小,并要求大部分人都应该发展为综合型人才,但仍然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必须把自己定位在一个非常细分的小领域才可以,而且必须展示出足够吸引别人的核心优势。

人才管理(也包括自我)是管理学最复杂的领域,发挥优点,包容缺点,就是对成大事不拘小节的最好解释。而透过生活细节来确定价值观、衡量人品,建立个人信用,就是细节决定成败的人才原则。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细节决定成败,职场人应该这么理解。

3、以客户为中心,对客户关注细节,对领导不拘小节

华为有一条经营理念:以客户为中心,对应原管理原则是:把脑袋对着客户,屁股对着领导。文明一点就是接待客户关注细节,接待领导不拘小节。所以,我们才能看到任正飞哪里都不用接送,自己打的的小故事。任正飞还给大家分享,我如果在办公室想要一杯咖啡的话,我得自己去买。因为流程里没有,公司给员工发工资没有倒咖啡这样的工作内容。我们给员工发工资是用来服务客户,创造收益的。

许多的小企业恰恰相反,领导考察必须有接送,内部会议必须有水果,一起出差要注意什么等等。我们讲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员工的注意力都在这些方面的话,我们给员工的工资就白花了,企业的产品务和服务力肯定不怎么样,经营效率也会低下。

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中国的中小企业,甚至微小企业非常多,就业人数众多。所以,各类职场培训的主要内容不是如何训练自己的能力,更好的服务客户,创业更高的业绩贡献,体现更高的市场价值。大部分内容都在讲办公室故事,如何与领导相处,与领导吃饭要不要AA,领导提拔我的几个信号是什么,同事之间相互排斥怎么应对。

百度李彥宏也给大家分享过,在大公司,人际关系会更为简单,大家讨论与争论的仅仅是事情该怎么办,而不会去想他会不会有什么个人目的。如何每个人都在琢磨内部人际关系,就会形成严重内耗,那怎么会有精力和注意力把业务做好,怎么能提高经营效率。

在内部不拘小节,对客户关注细节,是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经营效率,员工价值和回报会获得更良性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