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細節決定成敗,職場人應該這麼理解。

在做企業培訓時,經常有人問到我一個問題:有人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也有人說“細節決定成敗”那到底是要“不拘小節”還是要”注意細節“呢?好像都對,又好像都不對。

甚至有些管理者濫用這些管理教條,自己做不到的地方引用“成大事不拘小節”,要求下屬時引用“細節決定成敗”。搞得團隊不知道要注意哪些細節,好像又到處都是細節,整天心驚膽戰,怕犯錯誤。

其實,每一條管理原則都有它的使用邊界,在邊界之內是合理的,超出邊界就是不合理的。所以,使用管理原則必須先弄清楚它的邊界在哪?

到底是“不拘小節“,還是”注意細節” 我們來看看他的使用邊界在哪裡?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細節決定成敗,職場人應該這麼理解。

首先,這兩條管理原則並不矛盾,反而應該同時存在,它告訴我們管理者,在做事業,帶團隊時,必須同時具備的兩種相對思維:全局思維和重點思維。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細節決定成敗,職場人應該這麼理解。

1、戰略看重點,重點關注細節,非重點不拘小節

許多人會感覺,戰略是大公司的高層管理者需要關注的問題,如果是小公司,小職員哪要關注什麼戰略啊!其實戰略就像那個古老的哲學問題,每個人都會面對: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去哪裡?只要你是一個市場主體,不論大小,你都要回答:你的定位是什麼?你的客戶是誰?你有什麼優勢?

戰略思維就是重點思維:理論上,所有人都能成為客戶,但戰略上不可以這麼想,必須確定核心客戶是誰!理論上,你的產品有許多的優點,但在定位上,不能這麼想,必須體現你的核心優勢。

每個人的注意力總是有限的,公司的投入也是有限的,要強調細節,就只能在重點工作中的“關注細節”,重點工作之外就只能“不拘小節”。

五年之前,我帶團隊去西安一家汽車服務連鎖企業考察,對方我們學習的榜樣,通過五年的轉型擴張,現在已經成為西安最大的汽車維修連鎖了,單店平均產值,利潤都居同行之首。

但是參觀了幾家店以後,我們同行來學習的成員就有點疑惑了,生意是火爆,但服務好像真不咋地,客戶休息區簡陋,也沒有服務員端茶倒水,這些在同行看來特別強調的東西,這裡都沒有。

最後,與對方交流討論的時候,同行們實在沒忍住,問出了心中的疑惑。對方老總回答:我早已經看出來大家的疑惑了,我們都是做服務的,但這兩年,我們的擴張速度太快,服務跟不上,怎麼辦,我們乾脆改變了戰略,強調我們的優勢在於質量和速度。我們現在的鈑噴速度比4s店還快,並承諾換油保養的時間,承諾質量保障。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質量與速度上面,連原來的美容技師,服務員都在學習保養知識,鈑噴知識,除了上班,就是專業學習訓練。慢慢地,客戶休息區連倒水的都沒有了,大家都忙啊。

每個人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企業的投入也是有的。如果每個地方都要注意細節,成本就會很高,效率就會很低。只有把全部注意力投入到戰略重點上來,我們才能在核心優勢上體現出專業細節,同時保證經營效率。重點之外,就只能不拘小節了。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細節決定成敗,職場人應該這麼理解。

2、用人用優點,優點關注細節,缺點不拘小節。

越是專業的人才,注意力越是專注,通常會忽略掉身邊許多與專業無關的事情。形成了優點與缺點非常鮮明的對比。

早年前,著名的互聯網開創式人物張樹新在辦公室掛著的管理理念就是:發揮優點,不改變缺點。今天,我們很多人也聽說過馬化騰是如何包容微信之父張小龍各種缺點的故事,從而一步步把微信做成今天的獨角獸,這就是典型的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同時,許多的用人高手,仍然保留著通過生活細節來觀察一個人的人品或者價值觀。如果這些細節被忽略掉,很可能造成用人上的人格風險。經常有董事長選拔高管時,必須到候選人家中考察,看候選人的父母關係,夫妻關係,孩子個性等,通過這些來衡量候選人的人格及價值觀。

阿里蔣凡事件出來後,就有許多的故事來分析張勇對蔣凡只關注專業能力,而忽略了蔣凡的價值觀細節,以致於造成了今天的結果。

雖然,我們今天才互聯網環境下,強調把企業做小,並要求大部分人都應該發展為綜合型人才,但仍然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必須把自己定位在一個非常細分的小領域才可以,而且必須展示出足夠吸引別人的核心優勢。

人才管理(也包括自我)是管理學最複雜的領域,發揮優點,包容缺點,就是對成大事不拘小節的最好解釋。而透過生活細節來確定價值觀、衡量人品,建立個人信用,就是細節決定成敗的人才原則。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細節決定成敗,職場人應該這麼理解。

3、以客戶為中心,對客戶關注細節,對領導不拘小節

華為有一條經營理念:以客戶為中心,對應原管理原則是:把腦袋對著客戶,屁股對著領導。文明一點就是接待客戶關注細節,接待領導不拘小節。所以,我們才能看到任正飛哪裡都不用接送,自己打的的小故事。任正飛還給大家分享,我如果在辦公室想要一杯咖啡的話,我得自己去買。因為流程裡沒有,公司給員工發工資沒有倒咖啡這樣的工作內容。我們給員工發工資是用來服務客戶,創造收益的。

許多的小企業恰恰相反,領導考察必須有接送,內部會議必須有水果,一起出差要注意什麼等等。我們講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員工的注意力都在這些方面的話,我們給員工的工資就白花了,企業的產品務和服務力肯定不怎麼樣,經營效率也會低下。

當前最大的問題是,中國的中小企業,甚至微小企業非常多,就業人數眾多。所以,各類職場培訓的主要內容不是如何訓練自己的能力,更好的服務客戶,創業更高的業績貢獻,體現更高的市場價值。大部分內容都在講辦公室故事,如何與領導相處,與領導吃飯要不要AA,領導提拔我的幾個信號是什麼,同事之間相互排斥怎麼應對。

百度李彥宏也給大家分享過,在大公司,人際關係會更為簡單,大家討論與爭論的僅僅是事情該怎麼辦,而不會去想他會不會有什麼個人目的。如何每個人都在琢磨內部人際關係,就會形成嚴重內耗,那怎麼會有精力和注意力把業務做好,怎麼能提高經營效率。

在內部不拘小節,對客戶關注細節,是許多中小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我們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質量,經營效率,員工價值和回報會獲得更良性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