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省教師的工資就是在省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今天看到一位網友的建議,覺得很有道理,但又很沒道理。網友的建議是“取消教師編制,取消工資,讓教師自謀出路”,理由有三,一是教師數量龐大,可緩解縣財政緊張,二是該筆資金可用於投資,拉動經濟增長,三是給技工等為經濟貢獻大的人,激發他們的幹勁。

這些理由貌似很有道理,既可提高整個社會收入,還可以籠絡人心,經濟也得到發展,可謂是完美之策。

這些理由又很沒道理,如果把時間拉長,就會體現他的糟糕之處。

第一,教師擇高薪而從教,教師高薪誰出,顯然是社會,說白了就是家長,導致強者俞強,弱者斂財割韭菜,學費貴到貴族也難以支撐,貧寒子弟再無接受教育之機會,文盲率激增。

第二,貧寒者為生存而輟學學技能,從而出現技能壟斷,壓榨勞動者現象更為嚴重。技能與高工資只能是上層人士擁有,貧寒者只能從事三無工作,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

第三,投資項目後,有技能者為少數,像一些勞動密集型行業,會出現用工荒,因而阻礙企業發展。最終不利於社會經濟發展。

因此,任何抨擊教育,走市場化道路的言論,都是鼠目寸光,社會發展必須是所有人的發展,只要兩極分化,所有的上層建築都會崩塌,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在我看來,應當全部國有化,取締一切社會辦學,包括培訓機構(含職業培訓),統編教材,提高教師待遇,國家財政支付80%作為基礎工資,地方財政支付20%作為地區差異調節工資,總體上為第三檔次(第一是科研人員,第二是高級技工,第三是教師),這樣才是真正的尊重知識,尊重創造,才有利於科教興國戰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