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觀察:“五一”假期 新業態、新模式提振消費促經濟回暖

央視網消息:“五一”假期大幕落下,作為中國疫情防控常態化之後的首個5天長假,今年“五一”,不少民眾都選擇外出遊玩放鬆心情。數據顯示,5月1至5日,全國共計接待國內遊客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5.6億元。超過1億人次的遊客走出家門,這不僅意味著各地景區有序開放、文旅企業復工復產,同時也說明人們的消費信心正在逐漸恢復。此外,智慧旅遊、線上“雲遊”等新業態、新玩法,更讓這個“五一”假期充滿生機。

“無預約不出遊”成旅遊新亮點

新聞觀察:“五一”假期 新業態、新模式提振消費促經濟回暖

今年“五一”假期,先預約再出遊,先測溫再入園成為了遊客出行的標準流程。全國絕大多數景區通過預約制接待遊客,同時採取限流、分流等措施,防止遊客扎堆,“無預約不出遊”逐步成為景區和遊客的共識。

“智慧旅遊”保障景區平穩有序

“五一”期間,景區智慧平臺、景區微信小程序等智慧旅遊服務項目紛紛“上線”。從入園到遊覽,各項智慧旅遊服務為遊客安全旅遊觀光提供了安全保障。

短途遊、周邊遊消費逐步回暖

新聞觀察:“五一”假期 新業態、新模式提振消費促經濟回暖

中國旅遊研究院的最新統計顯示,今年“五一”假期遊客平均出遊時間為40.7小時,出遊距離為136.4公里,遊客在目的地的平均遊憩半徑為16.7公里,較清明假期平均提升29.4%,較2020年春節假期平均值提高了50.1%。這意味著短途遊、周邊遊消費呈現出逐步回暖的跡象。

“雲遊”博物館成度假新方式

新聞觀察:“五一”假期 新業態、新模式提振消費促經濟回暖

得益於新科技手段的應用,在線展覽展示也不停頓。北京、湖南等地多家博物館線上發力,推出豐富多彩的線上文化活動,未能成功預約到館參觀的觀眾依然可以享受雲端“漫遊”。

“五一”假期國內旅遊收入475.6億元

來自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1至5日,全國共計接待國內遊客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5.6億元。

新業態新模式 提振消費促經濟回暖

新聞觀察:“五一”假期 新業態、新模式提振消費促經濟回暖

在這個“五一”假期,多地紛紛打出“組合拳”式的支持舉措,包括給市民發放消費券、景區免費開放或門票打折、發展夜經濟等;電商平臺也紛紛推出促銷活動,發力線上消費。眾多商家聚焦直播帶貨、智慧商圈、在線娛樂等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努力提振消費、釋放內需、促進經濟回暖。

來源:央視網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