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HM好日子已經結束,快時尚時代是否拉下帷幕?

圖 / 網絡

文 / 大禹

早在2016年,來華一直水土不服的ASOS停止運營;

在全球業績連續七個季度走低後,GAP計劃關閉旗下近1/4的門店;

MANGO店鋪數量已經從最高峰時期的200多家減少到現在的50家左右;

TOPSHOP去年8月終止與中國代理商合作,並且在雙十一前夕關閉了天貓旗艦店退出市場。

2018年4月29日,Forever21宣佈暫停運營其中國官網、天貓與京東旗艦店,5月30日前處理商品退貨。

zara,HM好日子已經結束,快時尚時代是否拉下帷幕?

曾經發展的如火如荼的快時尚似乎已經陷入了泥潭,逐漸沒落,連快時尚的巨頭zara也不免例外。

快時尚究竟是什麼?快時尚秉承著“快、狠、準”的法則,新品到店速度極快,與其他品牌比極具性價比,顧客看準就買不用猶豫。這是快時尚發展迅猛的利器,但也成為殺死快時尚的兇器。

Zara母公司Inditex業績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逐漸放緩,2018財年內,該集團銷售額增幅放緩至3%錄得261億歐元,淨利潤增長12%,創下近5年最糟糕的盈利增幅。

同樣艱難的還有H&M。2018年三季度H&M庫存將近390億瑞典克朗(約合275億人民幣),佔總銷售額的33.5%,超過了服裝企業30%健康庫存率的警戒線,H&M不得不將天量庫存付之一炬,導致當年公司利潤跌去41%之多。

zara,HM好日子已經結束,快時尚時代是否拉下帷幕?

①唯快不破失靈,淘寶擠壓生存空間

高端設計,平民價格,快時尚在近十年裡就沒遇到過“能打”的對手,一件新款風衣,從設計到擺上櫥窗銷售,只需要短短兩週,但是,相對的,質量也無法保證,往往人們購買一件衣服都是抱著“穿幾次就扔”的消費心理。

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在選擇上有了更多的權利,曾經購買其他品牌價格比較高,選擇快時尚是一個最好的選擇,但是淘寶快速佔領市場,張大奕、雪莉等一大堆網紅帶走極大地流量佔比,只是比價格,快時尚在淘寶面前毫無還手之力。

zara,HM好日子已經結束,快時尚時代是否拉下帷幕?

②打折陷入死循環, 抄襲玩法失靈

門店顧客越來越少,庫存積壓,打折、清倉就成了常態。每季末動輒2-5折打下來價格感人,但連帶著品牌形象也變low了。看中時尚度和品牌的那部分顧客選擇離開,她們也代表著最具消費力的群體。

同時,快時尚的“抄襲”玩法已經玩不靈了。眾所周知,zara,HM這樣的快時尚品牌設計都是抄襲其他大品牌,每年打的官司數都數不過來,但利潤遠遠大於賠付款,所以一直秉承著“抄抄抄”的法則走到現在。但是,利潤的下滑,漸漸已經無法支撐賠款,快時尚們薄弱的設計能力將拖慢前端反應速度,供應鏈優勢發揮也就無從談起,週轉變慢競爭失利,影響足以致命。

zara,HM好日子已經結束,快時尚時代是否拉下帷幕?

③國潮絕對反擊,品牌認可度高

2018年的太平鳥集團實現營收77.12億元,與上年相比增長7.7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72億元,增幅達27.51%;安踏收購的FILA在2018年的增速保持在80%以上,全年流水超過100億元。

本土品牌大多是以直營+加盟+電商的經營模式,從一線佈局到二三線的主銷市場佈局,加上近幾年國產品牌商對所有門店的管理深入,“散養式”的門店經營逐步提升。

zara,HM好日子已經結束,快時尚時代是否拉下帷幕?

這帶來的不僅僅是業績方面的絕地反擊,更帶來了國內消費市場的冷思考,隨著國牌的不斷提升,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認可度也正在全面提升。十年前,快時尚引領潮流,現在要維持住自己的地位還需要繼續投入更大規模的戰事中,可以肯定的是,再難有從前那樣的勝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