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家:食物比時間重要

​​昨天,本來我是打算早睡早起,做個養生少女。吃過晚飯閒的無聊,便打開了一部高分電影。

《鋼琴家》

鋼琴家:食物比時間重要

故事背景是二戰,導遊羅曼·波蘭斯基將鏡頭對準了一個有名的電臺鋼琴師史標曼。二戰即將爆發之時,他們全家被迫被趕進華沙的猶太區。在戰爭的顛沛流離中,家人和朋友最終被納粹殺害,而標曼本人也受盡種種羞辱和折磨。

鋼琴家:食物比時間重要

標曼本是個體面的鋼琴家,有著舒適乾淨的工作環境以及喜歡拌嘴卻也相愛的一大家人。災難突如其來,沒有一點防備。全家人都在商量著怎麼隱藏金錢,你一言我一語,各不相讓。

德軍入侵,開始制定一系列對猶太人的條款。

猶太人家庭最多隻能存放2000波蘭幣;

猶太人不允許出入咖啡店,公園甚至是坐在路邊的長椅;

猶太人必須在右手袖口戴上標記;

猶太人不允許走行人道,必須走滿是泥水的雨道。

鋼琴家:食物比時間重要

很快,德國納粹開始對猶太人進行隔離。

他們建立了所謂的猶太人隔離區,將超過40萬的猶太人隔離在了僅僅3.4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建立磚牆禁止猶太人出去。

隔離區的物資貧乏,環境惡劣。街道上隨處可見餓的皮包骨的人和倒在路中央的屍體。

指使不相識,甚至是拄著柺杖的老人跳舞取樂。

一個老人坐在輪椅上,無法站立,他們便將老人扔下高樓。

將一群人“放生”,前面是一座高牆,無路可逃。他們在後面槍殺這群逃不出去的綿羊來滿足自己的惡趣味。

鋼琴家:食物比時間重要

即使是這樣的環境,納粹也不給他們喘息的機會。

猶太人再一次被趕往“勞動集中營”。

或許有的人已經感到了不安,有的人還抱著期望。

上火車途中,標曼被猶太警察救下,逃了出來。而他的家人,擠上了那個拉貨的火車,從此再也沒回來。

鋼琴家:食物比時間重要

他逃離了死亡列車,卻逃不出悲慘的命運。他遇上打工店的朋友。兩人就此留在了這裡,開始做苦力的生活。

鋼琴家:食物比時間重要

每天做著非人的苦力,他們的生命也得不到絲毫的保障。

回宿舍的路上,德國軍官可以隨意挑選幾人出來,挨個射殺。在手槍對準標曼好友的時候,剛好沒子彈了。所有人舒了一口氣,德國軍官卻換了個彈夾,對準了他的後腦勺。

標曼知道自己不能在這裡再待下去,在他人幫助下,逃了出來。他找到了自己的昔日好友,在好友安排的屋子暫且住了下來。

鋼琴家:食物比時間重要

他就住在曾經的猶太人隔離區外。誰能想到,僅僅一牆之隔,卻是兩個世界。

有少數猶太人在反抗,然而,他們始終抵不過德軍的精良裝備。一番抗戰後,在德軍的嘲笑聲中,絕望的從燃燒的屋子裡跳了下來。

鋼琴家:食物比時間重要

沒多久,朋友被德軍俘獲,而他也因為不小心打翻了器具,被隔壁的波蘭女人發現,不得不逃離了這裡。可笑的是,她是波蘭人,也熱愛音樂,和猶太人一同被德軍欺凌,卻選擇了助紂為虐。

鋼琴家:食物比時間重要

他再次逃離,收留自己的竟是曾經互有好感的女人。她已嫁為人妻,懷了孩子。

這次,他們將標曼安排在了德軍中心,越是危險的地方越安全。

標曼長期住在這裡,食物稀缺,大病一場。還好他們及時趕到救下了他,但是,因為有了孩子,他們也決定要逃離這個是非之地。

鋼琴家:食物比時間重要

由於華沙起義失敗,德軍用炮灰清理殘骸。標曼好不容易逃了出來,在廢墟中掙扎,在醫院躲了起來。

此時的他,蓬頭垢面,哪還有一點當初的模樣?

鋼琴家:食物比時間重要

德軍大肆的燒燬屍體以及房屋,標曼不得不又逃回了猶太人特區。此時的隔離區,一片殘骸,比起之前的熙熙攘攘,一片死寂。

鋼琴家:食物比時間重要

標曼彷彿被世界遺棄,在一片廢墟中穿梭。

在這裡,他遇到了德軍上校。

上校要求他彈鋼琴,已經被生活磨滅希望的標曼指尖再次觸摸到了琴鍵。這一刻,他彷彿回到了從前。

鋼琴家:食物比時間重要

上校沒有虐殺他,而選擇了幫助他。在悠揚的鋼琴曲聲中,或許德軍上校也厭倦了殺戮,懷戀著自己的家人。他帶給標曼食物,將自己的大衣送給標曼,告訴標曼希望就要來臨。

鋼琴家:食物比時間重要

最終俄軍發現了他,卻因為他身穿德軍大衣差點誤殺了標曼。問及起,標曼說:

“我很冷”。

鋼琴家:食物比時間重要

最終,標曼獲救,又回到了電臺。

那個給予過他幫助的德國軍官被俘虜,沒有回到家鄉陪伴妻女,沒有如約收聽標曼的電臺,就此消失於人間。

鋼琴家:食物比時間重要

故事是根據波蘭著名猶太鋼琴家瓦拉迪斯羅什皮爾曼的真是人生經歷改編而來的,在二戰中,他以猶太人的身份在波蘭首都度過了六年,直到蘇聯解放波蘭,享年88歲。

在戰爭結束後,席皮爾曼憑藉自身異於常人的記憶力將自身在二戰中的經歷寫成了書,命名為《城市之死》。但是因為書中對於蘇聯的一些描寫而被禁止發行,直到90年代才在美國重新發行,並且更名為《鋼琴家》。

一部悲劇最淒涼的便是最後的: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鋼琴家:食物比時間重要

看完這部電影,心裡會非常壓抑。你無法去評判是對是錯,人性,永遠是最難以捉摸的,但也是人類最重要的。

助紂為虐的波蘭警察會將曾經身邊的好友趕往通往死亡的列車,卻也會冒險救下標曼;

隔壁的波蘭女人會歧視曾經一起生活的猶太人,卻有更多的人幫助他;

有懦弱無力反抗的人,也有即使拼死一擊也要反抗的猶太人;

有毫無人性的德軍納粹,也有渴望和平的德軍長官;

即使是一直躲藏的鋼琴家標曼,在給德軍上校談鋼琴時,也用自己的方式彈奏了波蘭的戰歌,表達著自己的不屈意志

鋼琴家:食物比時間重要

戰爭能分出勝敗,人心卻不能。

最終插起的那一面旗幟是誰的旗幟,但是在下面是多少屍骨的堆砌。

人們奮起抗爭,是為了民族的自由,人們的平等。

我的心願是:

世界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