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分享】江西省考高頻考點——言語理解

第二節 意圖判斷題

意圖判斷題需要從文段中判斷出作者的寫作意圖。縱觀歷年國考真題,發現意圖題考試中,文段常分為兩種情況:社會現象類和寓言故事類。這兩種文段的側重點不同,作者想傳達的意圖也不盡相同。

考點11:社會現象類

文段所揭示的是某一社會問題,例如食品安全問題非常嚴峻。作者寫作的目的在於引起重視,呼籲大家共同解決問題。故優先選擇解決問題的對策項或合理呼籲選項。如果選項中沒有合理呼籲的選項,就選擇概括主旨的選項。

【例】目前,各城市的城管機構設置不盡相同,一般分為城建監察大隊、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城市管理委員會四種。由於城管工作實際是各自為政,沒有一部專門的全國性法律來指導,各地方政府根據立法權限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條例,但差異很大,難以系統化,並由此導致近年來各地不斷出現一些“城管暴力執法”事件,影響到社會安定。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當前我國城市多頭管理之“亂”

B.城管執法問題是社會關注的焦點

C.城管納入法制軌道是當務之急

D.有必要制定全國性的城管法規

【答案】D

【解析】對於社會問題類的文段首選一個呼籲類的選項並且還是合理的緊扣文中主題的,提出問題城管事件影響到社會安定,呼籲我們要城管法規要制定一些內容來約束現在的不好的情況。故選D。

考點12:寓言故事類

如果文段是一則寓言故事,寫作的目的在於揭示一些啟發性的道理。那麼可以從故事的結果出發,分析得出結果的原因。由於是選擇啟示,故選項中表意膚淺的選項一般不是正確答案。

【例】維特根斯坦是劍橋大學著名哲學家穆爾的學生。有一天,哲學家羅素問穆爾:“你最好的學生是誰?”穆爾毫不猶豫地說:“維特根斯坦。”“為什麼?”“因為在所有的學生中,只有他聽課時總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總有問不完的問題。”後來,維特根斯坦的名氣超過了羅素。有人問:“羅素為什麼會落伍?”維特根斯坦說:“他沒有問題了。”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懷疑和提問是成功的秘訣

B.好奇心是研究的內在動力

C.得到賞識是成才的重要因素

D.發現問題是不斷進步的前提

【答案】D

【解析】文段講述了一個關於維特根斯坦的故事,發現問題是維持維特根斯坦進步的原因,羅素被超越是因為他沒有問題了。由此可知,整個故事講的是發現問題與進步之間的關係,意在闡述發現問題的重要性。因此,本題答案為D選項。

第三節 細節理解題

細節理解題主要考查對細枝末節等細小信息的把握。其中細節判斷題是必考題型,難度適中;細節查找題是選考題型,一般難度不大。此類題型一般較費時,需要將選項與原文進行一一匹配。

考點13:細節理解

細節判斷題多用排除法去做,將選項與原文進行仔細比對,按照題目要求找出與原文表述相符或不符的。

【例】頁岩氣燃料因價格便宜和潔淨,現已成為許多國家政府、石油公司以及地質勘探和開採公司的重點研究目標。預計中國未動用的頁岩氣儲量比普通天然氣多10倍,比美國的儲量還高,美國對頁岩氣的使用已走在了前面,一些專家表示,頁岩氣可能幫助美國擺脫對進口能源的依賴。21世紀初,頁岩氣使用只佔美國天然氣總量的1%,而今天已佔到25%,以後還可能再增加。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可以複製美國的過程。亞洲的地質情況與美洲有很大差別,而且每個國家開發頁岩氣所需要解決的問題都是不同的,必須考慮諸如頁岩中氣的含量、施工成本、後勤保障,以及地質和地球化學等參數。

根據這段文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中國頁岩氣燃料的儲量居世界第一位 B.頁岩氣燃料開採時對生態環境破壞不大

C.地質條件決定了各國頁岩氣開發的獨特性 D.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加大對頁岩氣的開採投入

【答案】C

【解析】根據文段中的“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可以複製美國的過程,……必須考慮諸如頁岩中氣的含量、施工成本、後勤保障,以及地質和地球化學等參數。”這段話可以推陳出,每個國家的頁岩氣開發,由於地質及其他參數的影響都是不一樣的。對應選項C與之最接近。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C選項。

考點14:細節查找

細節查找題主要從題幹中尋找指定的信息,例如查找原因、特點或者目的等。此類題應該直接將問題定位到原文當中,尋找所需信息。比如,詢問原因就找原因引導詞“因為”、“是因為”,找不到原因引導詞,結論引導詞之前的內容也是原因。

【例】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科學家和心理學家長期以來一直未解開一個謎團—為什麼我們會忘記童年發生的事情?這是人生之中最無憂無慮、最快樂的時光。目前,兩位科學家認為他們揭開了謎團。他們指出,生命初期大腦記憶中樞的細胞快速生長,這意味著早期存在的大腦記憶細胞之間的關鍵性連接將被更新替代,因此,人們童年時期的記憶就不太可能恢復。他們認為,這可以解釋為什麼人類很少有對幼年時期的回憶。實際上,無法回憶起童年生活的細節也具有一定的好處,它能使人們不會經常回憶起嬰兒時期發生的一些不愉快事件。

根據這段文字,童年回憶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A.大腦記憶細胞快速發育 B.記憶隨時間而模糊消退

C.生命初期語言能力較低 D.兒童具有自我保護機制

【答案】A

【解析】文段中指出”生命初期大腦記憶中樞的細胞快速生長,這意味著早期存在的大腦記憶細胞之間的關鍵性連接將被更新替代,因此,人們童年時期的記憶就不太可能恢復。”即童年回憶確實的主要原因是“大腦記憶細胞快速發育”,答案選A。

第四節 標題填入題

標題填入題是選考題型,一般考試的題目數量在0至2之間。標題填入題是主旨概括題的變型。同樣需要在概括文段中心大意的基礎上提煉標題。

考點15:新聞類

新聞簡訊類的文章通常有固定的格式,正文開頭的前一句話是新聞的導語。即用簡潔的語言將新聞事件做了概括,因此給新聞取標題,只需要從導語入手,提煉出標題即可。

【例】擁有120年曆史的道瓊斯通訊社宣佈,聘請新華在線在中國獨家代理其信息產品。這意味著,今後國內新聞媒體和政府機構同步使用道瓊斯中文語言財經消息、評論成為可能。據悉,道瓊斯通訊社以其獨立、領先的財經新聞聞名於世,每24小時發佈8000多則市場消息。此次,新華在線專門推出“引擎計劃”,為道瓊斯服務中國本土開路。它入鄉隨俗,接受國內個別用戶的財政信息服務要求。

最適合做上面一段新聞標題的是:

A.道瓊斯通訊社大力拓展中國市場

B.道瓊斯通訊社以其獨立、快捷的信息贏得了中國的市場

C.道瓊斯通訊社以其獨特的服務和本土化的戰略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

D.新華在線為道瓊斯代理信息發佈

【答案】D

【解析】對於新聞通訊而言,標題一般從首句導語提煉。導語的主要內容是道瓊斯聘請新華在線為中國獨家代理。D項與原文的主要意思保持一致,所以正確答案為D。糾錯:A、B、C項講的都不是這則報道的主要內容,不選

考點16:議論文類

如果題幹所給的文段屬於議論文,那麼應該找到文段的主題句再提煉標題。假如文段圍繞某一中心論點展開,那麼取標題時應該抓住這一中心論點。如果文段圍繞某一問題展開,那麼應該優先選擇解決問題的對策或者呼籲的選項。

【例】手機垃圾短信有“騷擾型”、“黃段子”、小道消息;有“陷阱型”、多是騙取用戶錢財,有廣告短信。短信業務的確給運營商們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但有些短信正成為一種“信息公害”,讓人不堪其憂。現在應儘快完善相關監管法制,先管住短信這顆毒瘤,我們也相信它遲早是會被根除的。

最適合做這段文字標題的是:

A.垃圾短信成為信息公害 B.垃圾短信為何屢禁不止

C.法律監管垃圾短信尚未到位 D.切實治理垃圾短信

【答案】D

【解析】通過閱讀可以推斷此文段為議論文,文段圍繞的是“垃圾短信”展開,意在呼籲對其加以整治。導語句為“現在應儘快完善相關監管法制,先管住短信服務提供者。”本劇的同義替換項為D.

考點17:說明文類

說明文的特徵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客觀地闡述某一事實、原理等。給說明文取標題時要注意文段的主體,主體需要從標題中體現。說明對象的各個要素也最好能從標題中體現。

【例】最新研究顯示,所謂“好膽固醇”也許並非真的那麼好,研究引用大量基因資料,發現俗稱“好膽固醇”的高密度蛋白膽固醇(HDL)水平即使升高,對降低心臟風險也不一定有幫助;與此同時,因遺傳因素而有較高HDL水平的人士患心臟病的風險並不低於天生HDL水平較低的人士。如果HDL真的有助於降低心臟病風險,前者患心臟病的機會 應該較低。沒有參與研究的學者對相關結果感到不安。

下列最適合做這段文字標題的是:

A.遺傳因素與心臟病

B.心臟病研究的新發現

C.膽固醇對心臟病的影響

D.“好膽固醇”或並不存在

【答案】D

【解析】文段為總分結構,先提出所謂好膽固醇也許並非真的那麼好,接下來用“與此同時”從兩個方面進行論證,故而整個文段是在強調“好膽固醇”並非真的那麼好。因此,本題答案為D選項。

考點18:散文、寓言類

散文故事類其中包含散文和故事,抒情散文當中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調,給散文取標題時一定要注意標題的感情色彩要與題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給故事取標題時,揭示故事啟示的標題或者具有趣味性的標題是最恰當的。

【例】春分,晝夜平分,春色與茶色平分。看,春染茶山,峰巒疊翠,採茶姑娘那靈巧的雙手在茶樹上翩翩起舞;聽,山泉潺潺,鳥鳴蜂吟,婉轉悠揚的茶歌在天地間久久迴盪。春分時節,靜坐於綠色盎然的美景裡,沏上一杯春分茶,沐浴著柔和暖陽,看茶煙嫋嫋,見嫩綠碧湯,怡然自得。茶中綠意,幽若山林,茗香清醇,去濁揚清,滋潤身心。春之色、春之味、春之韻,盡在這春分茶中。最適合做這段文字標題的是:

A.春分茶韻

B.茶以春為貴

C.春貴在其時

D.春分採香茶

【答案】 A

【解析】文段圍繞“春分茶”展開,第一句引出春分茶,接著是採春分茶,最後是品春分茶,只有A項是圍繞主體,且語言簡練,適合做標題,故本題選A。B、C與主體無關;D項只提到了“採春分茶”,概括不全面,均可排除。

第五節 詞句理解題

詞句理解題是選考題型,一般最多隻考一道題,整體難度不大。詞句理解題考查詞語和句子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解答此類題型時應該注意對文段語境的分析。切不可斷章取義。

考點19:詞語理解

詞句理解題考查詞語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做題時一定要結合文段理解,不可將詞語從文段中脫離開來。

【例】未來國際油價和大宗商品價格還會上漲,歐美市場資金價格的泡沫還會繼續膨脹,但短期調整或上漲速率放慢的趨勢是可以預見的。

對這段文字中“未來”的理解,正確的是:

A.指馬上立刻 B.指不久的將來

C.指長期趨勢 D.指很久以後

【答案】 C

【解析】文段前半部分強調“未來”價格還會上漲的趨勢,但是之後指出“短期”內上漲放慢的趨勢是可以預見的。與“短期”與“長期”對應。相因此答案是C選項。糾錯:A、B、D選項都不能在語義上與下文的“短期趨勢”相一致

考點20:代詞理解

代詞指代題目需要根據代詞找到所指代的內容,一般代詞與所指代的內容距離比較近,可以就近原則去尋找,找到之後將代詞替換加以驗證。表達無誤即找對了,如果驗證發現不符合文意,還需要重新尋找。

【例】人們穿行於城市中,不僅是空間的行走,也是時間的穿越。時序的完整就是一座城市的文脈和譜牒,“它”是一座城市的血脈和氣質所繫。資金和技術可以使城市迅速變得高大,卻無法使城市變得悠久。一件用許多金銀珠寶堆砌而成的現代工藝品,其價值也許根本無法與一件樸素甚至有些殘損的宋代瓷瓶相比,它們之間價值的體現僅僅在於時間。

這段話中的“它”是指:

A.空間

B.時間

C.城市的文脈和譜牒

D.時序的完整

【答案】 D

【解析】這是一道代詞指代題。根據“主語話題一致原則”可判斷出,指示代詞“它”的意思從前句找尋,即“時序的完整就是一座城市的文脈和譜牒”,由此句可知,“它”指代的是時序的完整,即選項D為本題的正確答案。選項C有一定的迷惑性,把選項C代入原文驗證:時序的完整就是一座城市的文脈和譜牒,城市的文脈和譜牒是一座城市的血脈和氣質所繫,會發現句子比較囉嗦、不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規範,故排除C。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分享到:


相關文章: